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 馬云丹
山腳下的村莊,紅色瓦頂的房子被繁茂的大樹有序地間隔開來。午后四點多鐘,我在村中入戶走訪。
不過是走了五六戶的時間,天忽地落下雨來。我恰好訪到一戶老房子的人家,正可進去躲躲雨。還未敲斑駁的木門,院內已有犬吠聲起,隨后走出一個書卷氣十足的女孩。
老房的庭院前探出寬敞的房檐,女孩搬來板凳,與我坐在房檐下,一邊等雨停,一邊聊天。
她是放假回老家來避暑的大學生。我問女孩怎么不出門游玩?她說她喜歡“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夏天里的老家,更貪戀對面的池塘。女孩手指向前方。
這是一個詩意濃濃的女孩。我順著她手指的地方望去,只看見幾排樹,根本看不到池塘。她起身拿來兩把傘,遞給我一把說:“走,我帶你去看看,特別有趣?!?/p>
雨正下得不大不小,撐著傘去看池塘倒是多了幾分詩情畫意。我隨著女孩向池塘走去。通向池塘的小路是紅磚鋪成的,女孩有點驕傲地告訴我,這是她和爺爺鋪就的小路。
小路兩側是細瘦而濃密的竹子,聽竹葉間那瀟瀟滴落的雨聲,再看腳下地面不過是微微潮濕的樣子,倒也有些趣味。
走出竹子便是池塘,岸邊高高低低的草圍著池塘肆意瘋長,池塘中有幾簇睡蓮,開得小巧而隨意。除了雨中泛著油亮新綠的植物和朦朧的詩意外,也看不到出多有趣。我問女孩,“有趣的是不是在這里釣魚或野餐?”女孩說,“有趣的是蛙鳴?!闭f罷,她從地上撿起幾塊小石子,一甩手投到池塘中,頓時驚得池塘里蛙聲一片,也驚喜到了我。
雨落池塘的水暈里蛙鳴此起彼伏,只是很快就漸漸零星了,池塘回歸安靜,似乎剛才的蛙鳴只是女孩播放的一段錄音。女孩又拋入池塘幾塊石子,蛙鳴再起,池塘里的睡蓮被蕩起的波紋推醒,微微搖擺花朵陶醉地聽著。這不是景致,是時光趣味呀。難怪女孩說池塘是有趣的。
女孩說:“等到晚上,青蛙會叫個不停,那陣勢就是一個交響樂團。”她說得都有些激動了。她問我:“你在雨夜里聽過萬蛙齊鳴沒?”我搖頭:“那豈不是聒噪得很?”女孩說:“聒噪?這和在南方小鎮聽雨打芭蕉一樣,詩意著呢!”
夏天真好,千般景物生出萬般好心情。雨又忽停,陽光愣愣地跳了出來,女孩抬頭望望天,又彎下身撿了石子拋入池塘里,又惹來蛙鳴一片。沒有了雨聲,蛙鳴更清澈了。女孩隨即吟出劉基的詩句:“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p>
告別女孩,我繼續在村中走訪。走著走著,走到了傍晚,依山的村莊寧靜在雨后的新綠里。山上郁郁蔥蔥的樹木端莊而神秘,山邊紅霞漫了天際。走出村莊的時候,隱約聽到了幾聲蛙鳴,我越走越遠,而蛙聲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響。
我知道,這是那個池塘中的青蛙,在彩排夏夜的音樂會呢。
雨后夏夜,蛙聲一片,淡淡的月光籠罩著家鄉的山山水水。父親把一個木床放在大門外那塊被雨水沖刷得干干凈凈的土地上,離床不遠處就是一池青青的荷塘。那坑塘是多年前蓋房使土挖成的,后來父親在塘里種了蓮藕,坑塘便成了荷塘。荷塘里白天蜂飛蝶舞,到晚間便成了蛙的樂園。我躺在小床上,享受著蛙們“彈奏的交響樂”,看著天上奔走的浮云,聽父親講過去的事情。小時候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味道,現在回憶起那情景來,覺得很美好,很留戀。讀了《蛙聲依舊》、看了《蛙聲十里出山泉》之類的詩畫,便覺得我們家鄉的夏夜蛙聲也是一軸畫卷。
小時候我對蛙的注意,是因為我養了一只食肉的猛鳥雀鷹。它是幼時遇猛雨襲擊落地時被捉住的。為了養活它,我就到處捉蛙。那時候沒有動物保護的觀念,也不知道蛙是益蟲。
捉蛙的地方一是村里的南坑和北坑,二是村東那個未經砌圈的大口井。在那坑和井水面與岸的交會處,棲息著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蛙。我把一根前端帶著銳器的長竹桿掩藏在混濁的坑水里,慢慢接近它們,乘其不備,猛刺其身。那大口井的水面離地面有四五米,我只能趴在井口去扎它,可那井口的地面向內傾斜,趴下后頭朝下而腳朝天,十分危險。都是背著大人獨自干的,掉下去也不會有人知道。
考慮到冬季我將無法養活那只雀鷹,我想提早放生它。怕它不會覓食,我把它放在房前的小樹上,起初它戀戀不舍地看著我。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它捉到了一只小麻雀才放了心。
雀鷹湖上抓麻雀
蛙叫時,大都蹲在水面與岸的交會處,背靠岸頭,半身裸露,兩腮鼓起一對兒大泡泡。
不同的蛙叫聲是不一樣的。當蛙聲四起,響成一片時,我們聽到的是各類蛙的大合唱。那體態肥碩,全身土灰的蛙,叫聲低沉有力;那身形修長,身色青黃有斑的蛙,叫聲洪亮有節,它掌控著合唱的主旋律;那種圓滾滾黑乎乎的小蛙,叫聲細碎,聲若小鼓……凡此種種,品類繁多。它們齊力鳴叫,好似一臺中西合璧的交響樂。
盡管蛙們全力以赴,但不是人人都領情,勞累一天的男人們在室外乘涼露宿,蛙聲常常攪擾他們睡眠,有人弄一堆石頭放在身邊,到不勝其煩時便向離自己較近的水坑砸一塊石頭,石頭落處蛙聲戛然而止,但等不到半小時又照樣響起。
夏夜的蛙聲陣勢龐大。村莊里的水坑、糞坑,村旁的溝渠小溪,田間的洼地等,雨后都是蛙類的棲息地。尤其環繞我們村莊大半圈的那條河,自西北方伏牛山中奔來,繞過村西村南向東南方向流去,幾十米的河床內,主河道兩側淺水區雜草叢生,蛙類聚居。夏夜里,村莊內外蛙聲一片,那條河自上游數里到下游數里均有蛙聲傳來。月光之下,清風習習,蛙聲十里……,現在想來,那真是一派好風光??!
作者:李九科
原創: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