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塊自動釣魚腳本免費與奶塊自動釣魚軟件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基本介紹

吸奶器(breast pump),顧名思義是指用于擠出積聚在乳腺里的母乳的工具。一般適用于嬰兒無法直接吮吸母乳的情況,或是母親的乳頭發生問題,還有返回工作崗位后仍然希望母乳喂養的情況。

吸奶器分為電動型和手動型。電動型可分單邊和雙邊。

利好

1、幫助疏通乳腺,盡早開奶。下奶早,寶寶能及時吃到初乳,而不用首先就用配方粉。

2、吸出的奶,能清楚地知道產奶量,也可確定寶寶每頓的吃奶量,可以看到自己寶寶喝奶量見長;避免奶水過急嗆到寶寶或者奶水太少寶寶吃不飽。(直接哺乳的媽媽總是擔心奶量不夠,也不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不知道寶寶奶量的增長程度,而把奶用吸奶器吸出來,對比寶寶體重與奶量的關系,若確實不足可及時補充配方奶;有些媽媽奶水豐富,呈噴射狀容易嗆到寶寶,吸出來用奶瓶喂可以避免這點。)

3、寶寶每次吃奶時間不會太長,都是有效吸吮,不會養成咬著奶頭睡覺的習慣;(直接哺乳容易造成寶寶的乳頭依賴,從而使寶寶長時間吸奶,而真正有效吮吸時間并不長,容易養成含奶頭睡覺的習慣。)

4、避免寶寶吮吸乳房每次只能吃到前奶,而吃不到營養豐富的后奶;(前奶一般比較淡,后奶比較濃,前奶營養物質的含量沒有后奶豐富,而寶寶一般的有效吸吮只有前幾分鐘,吸到的都是前奶,很多媽媽看到寶寶睡著了或是不怎么吸了就不讓寶寶繼續吸了,從而使寶寶錯過了營養豐富的后奶。)

5、媽媽不用隨時隨地喂寶寶,不必總長時間一個姿勢保持不變,弄得腰酸背痛;

6、基本可以做到每次都吸空乳房,減少奶脹所帶來的痛苦;(用吸奶器比較容易判斷乳房是否被吸空,只有吸空乳房才不會影響產奶量。)

7、寶寶不易長奶癬,也不會把衣服弄濕;(直接哺乳容易將奶水弄得寶寶滿臉滿脖子都是從而造成濕疹,當然,濕疹還有其他的原因。)

8、媽媽不會乳頭皸裂,避免由此帶來的痛苦;(寶寶的吮吸可能將媽媽的乳頭咬破,容易引發炎癥,而導致被迫中止哺乳。)

9、寶寶從小先接觸了奶瓶,就不會對奶瓶拒絕了,方便給寶寶喂水,也為媽媽哺乳期出門或者以后的上班創造了條件;(很多寶寶習慣了媽媽乳頭而拒絕吃奶瓶的奶嘴,使得添加輔食或者喂水比較麻煩;而且媽媽自己想出去,總擔心孩子沒有奶吃,用了吸奶器的話,就可以走之前先把奶吸出來,放到冰箱里,隨吃隨熱。)

10、斷奶的時候比較容易。(不會對媽媽乳房產生依賴,可以適當適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逐步斷奶。有的寶寶斷奶時不肯吃其他的東西,媽媽會很痛苦哦)

弊病

1、得提前吸奶,有點麻煩;

2、使用之后每次都得沖洗,還得經常消毒奶瓶;

3、冷天或放涼后要加熱給寶寶吃,比較麻煩。

4、如果使用不當,吸奶器會損傷乳頭。如果在乳腺管沒有疏通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反而可能越吸越堵。由于吸奶器吸奶時會加壓在乳房上,時間一長會使局部軟組織損傷,進而造成水腫。

作用與功能

哺乳期使用吸奶器的最常見原因是為了把乳汁保存起來,這樣你不在的時候,寶寶還能吃到母乳。即便是當你和寶寶在一起時,使用吸奶器也能幫助維持你的奶量。如果你想上班后仍堅持母乳喂養,把奶吸出來保存就顯得更有必要了。

另外,使用吸奶器還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增加奶量。如果你的寶寶是早產兒或者不會吮吸媽媽的乳頭,使用吸奶器收集乳汁不但可以讓寶寶吃到寶貴的母乳,還能緩解脹奶給你帶來的疼痛和壓迫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脹奶時的擠奶次數也不可太多,否則會讓情況更糟。

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如果醫生建議你暫時停止哺乳,例如因為你正在服用可能會對寶寶有害的藥物,或你需要短期住院治療,那么在你不能給寶寶哺乳的這段時間,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可以幫助你繼續保持充足的乳汁分泌量。

雖然有些人更愿意用手擠奶,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用吸奶器會更快、更容易些。剛開始時,你可能會不習慣,感覺用“機器“把自己乳房里的乳汁吸出來有些奇怪,但通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吸得很順手了。

挑選方法

1、具備適當的吸力;

2、使用時乳頭沒有疼痛感;

3、能夠細微地調整吮吸力度。

一般情況下,嬰兒的吮吸壓力是660-100mmHg(毫米水銀柱),但由于吸奶并不是單純地拉張乳頭,所以并不是只要選擇吸力強的吸奶器就可以了。

選擇標準

選擇適合你的吸奶器,取決于你打算使用的頻率,以及能夠在吸奶上花多少時間。如果你在全職工作,需要忙里偷閑地從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吸乳,那么你需要使用電動雙邊吸奶器,因為這樣可以同時吸兩側乳房里的乳汁。

不過,如果你只是偶爾需要吸出一些乳汁,以便在你外出的時候,可以讓其他人幫助喂寶寶,那么你只需要買一個便宜的手動吸奶器就足夠了。

如何吸奶

⒈選擇一段你不會被打擾的時間;

⒉讓寶寶躺在你的身邊,或在身邊擺上一張寶寶的照片,這樣有助于媽媽放松身心;

⒊在吸奶前使用熱毛巾熱敷乳房幾分鐘,有利于乳汁流出并能減輕疼痛;

⒋溫和及放松的狀態有利于乳汁的流出,可以嘗試在沐浴后吸奶;

⒌當寶寶吃奶時,對另一側乳房使用吸奶器,或在寶寶吃完以后接著用吸奶器吸奶;

⒍可經常變換吸奶器在乳房上的位置,以刺激不同部位的乳腺;

⒎練習使用吸奶器直至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但是當使用吸奶器給你造成痛苦時,要立即停止并咨詢醫生。

使用吸奶器常見誤區

誤區一:認為吸奶器吸不出就是沒奶了

母親的乳房就像一個倉庫,乳汁通過乳腺被運送到乳竇,再被擠出或吸出。媽媽使用吸奶器時,只把乳竇內的乳汁吸出來,經常這樣,乳腺管不通暢,漸漸形成了奶塊。

寶寶的吮吸是刺激乳頭、增加奶量的最好方式,新生寶寶吮吸力弱,媽媽不要著急,慢慢用手從乳房根部輔助推送,方便母乳排出,如果必須使用吸奶器,也要用這種方式輔助,否則時間久了只有兩種情況,要么是漸漸就真地沒奶了,要么是奶塊越來越多,乳房越來越脹,但乳汁出不來,最后乳頭破裂感染,造成乳腺炎。

誤區二:認為不給孩子喂夜奶也沒關系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腦垂體分泌的一種激素,婦女在懷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進乳腺發育與泌乳。泌乳素的分泌一天中變化很大,一般在睡眠中分泌量會維持在較高水平,清晨3、4點時,血清中的泌乳素分泌濃度約是中午的一倍。

誤區三:用吸奶器代替寶寶吮吸

剛開始給寶寶喂奶時,大多數產婦都會有乳頭疼痛的感覺。但現在一些“嬌氣”的媽媽卻因為怕痛很快就放棄了哺乳,要么給孩子喂奶粉,要么使用吸奶器,結果使乳腺無法得到及時疏通。

醫生建議:媽媽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無法哺乳,應在寶寶一出生后就堅持母乳喂養。如果能堅持過最初那幾天,媽媽的乳頭通常很快能適應寶寶的吮吸?!安溉槠鋵嵕拖耖_水龍頭的開關,媽媽們要記住喂奶時把整個乳暈都塞進寶寶嘴里,只要以正確的方式打開‘水龍頭’,水就會很順暢地流出來?!?/p>

誤區四:過度使用吸奶器損傷乳頭

有些媽媽以為吸奶器是萬能的,殊不知如果使用不當,吸奶器同樣會損傷乳頭。如果在乳腺管沒有疏通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反而可能越吸越堵。

醫生建議:自然分娩的產婦在產后第二天、剖宮產的產婦在產后第三天出現產后生理性乳脹,此時只要堅持讓寶寶正確地吮吸,通常都能將乳腺管疏通。如果要用吸奶器,一定要首先保證乳腺管是暢通的。假如吸奶器已經造成乳頭嚴重水腫,連手法按摩都要停止,只能先讓乳頭充分休息。還有,媽媽們用吸奶器吸奶,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情況下,兩邊乳房加起來不要超過40分鐘。

誤區五:認為奶水過多不用人為擠出

還有一部分媽媽奶水特別多,寶寶吃不完,卻不懂得用吸奶器把多余的母乳擠出來。乳汁如果長時間堵塞在乳腺管內,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病理性乳脹,乳房摸上去感覺特別痛。此外,寶寶剛開始吃奶時,如果媽媽乳房中積了太多奶,出現噴乳反射,導致孩子來不及吞咽,很容易嗆到,或干脆拒絕吸奶。

醫生建議:喂奶后應將多余的奶吸出,特別多奶的媽媽,可以在哺乳前先用吸奶器把前乳擠出來一些,等乳房稍微變軟一些再讓寶寶吮吸。如果哺乳后覺得乳房仍脹,感覺還有奶沒有吃完,媽媽也可以用吸奶器將剩余的奶擠出來。

清洗消毒

每次使用吸奶器前:

請拆卸所有組件,用洗碗機或中性洗滌劑將其刷洗干凈,請勿使用殺菌劑或去污劑,然后放入蒸汽消毒器來消毒或在沸水中煮上三到五分鐘亦可。

外出旅行途中保持吸奶器處于消毒狀態:

健康提示

⒈吸奶器的用法:擠奶之前先用熱毛巾熱敷乳房,按摩刺激乳暈,讓乳腺完全暢通;

⒉以適合自己的壓力擠奶;

⒊擠奶只要擠出80%的量即可(單側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0分鐘);

⒋乳房或乳頭覺得痛時就停止擠奶;

⒌使用吸奶器的注意事項:在擠奶或者處理母乳之前都要洗手;

乳汁保存

吸奶器吸出的乳汁有時會多于孩子的需求,這時就要進行儲存,儲存不當會對乳汁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已吸取的多余乳汁一定要立即冷藏。

二、已吸取的乳汁在電冰箱冷藏間中可儲存24小時(最長不超過72小時),在冷凍間中可存儲1個月(最長不超過3個月)。這將保證在給寶寶喂奶時乳汁有最好的質量。

三、為冷凍儲藏,應該使用特別設計的容器或儲奶袋來存放乳汁。確保乳汁在無菌狀態下保存。

四、乳汁可以象其它瓶裝食品一樣來加熱,但千萬不要放在微波爐或沸水中進行加熱(這會改變乳汁的組成結構,破壞有價值的營養物質和抗體)。

五、冷凍乳汁在使用前一天的晚上在冰箱中解凍,然后逐漸地在溫水中加熱。一旦解凍后,就應在24小時以內使用。

六、不要對已解凍的乳汁進行再次冷凍。不要將新鮮的乳汁和儲存的乳汁混合使用。

和常見的游戲陣營之戰不同,這次的主角很大一部分是小孩子,沒有脫離老套路,但也更極端了。

把《我的世界》中的一頭豬命名為“迷你狗”,讓它淹死在水中、被火烤成豬排、用機槍掃射、玻璃劍屠殺、手榴彈轟炸、巖漿燙死、TNT爆破……

再配一首《今天是個好日子》的喜慶音樂。

最終,這個題目為《我的世界萬歲 迷你世界垃圾 殘殺迷你狗!》的視頻在網上沒有火起來,但類似主題的視頻卻成燎原之勢。

只要你在B站上搜索一下“迷你狗”三個字,就會看到《屠殺迷你狗,大快人心》《一個國際版玩家竟然炸死了迷你狗!》《眾明星狂罵迷你狗》之類的視頻,各種針對“迷你狗”的主題花樣百出,腦洞清奇。

“迷你狗”究竟是什么,為何招來如此的深仇大恨?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一切還得從《我的世界》尚未入華的那幾年說起。

民間之戰

2011年,《我的世界》在國外發售,直到2017年,網易引進的中國版才正式公測。在中國版缺席的這幾年間,山中無老虎,盜版、侵權、山寨的亂象叢生。

這其中最成功的國內產品,一個是多玩《我的世界》盒子,集盜版和侵權于一身,法律層面上無可救藥,已被行政機關勒令停止侵權并罰款;另一個,則是連法律也難扳倒的“李鬼”《迷你世界》。這款游戲長這樣:

《迷你世界》的玩家被一部分《我的世界》玩家叫作“迷你狗”;相對的,許多《我的世界》玩家,也被一些《迷你世界》玩家叫作“MC癡”。

你如果沒有聽說過“迷你狗”,這很正常,因為你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迷你世界》。在主流的游戲社區和社交平臺,這款2015年底發布的游戲人氣少得可憐,存在感稀薄。官網微博的粉絲只有1萬,貼吧關注3萬余,遠不如《我的世界》。

但來自游戲官方的某些數據又相當可觀:2017年6月,游戲的月活躍玩家數達到1322萬,超過了《我的世界》國際版同期的1079萬。在《我的世界》中國版與2017年8月公測前,《迷你世界》就已經在大家看不見的角落潛伏著,成長為一條地頭蛇。

從百度指數看,每一次“迷你世界”的熱度起伏都與中國版上線后的“我的世界”別無二致,《迷你世界》就這么蹭著中國版的熱度,牢牢地跟在屁股后頭借東風,數據更是越咬越緊

但無論是在微博,還是在貼吧,我都無法感受到這些數據的真實性,那么只剩下一種可能——

我打開快手、打開觸手直播,甚至搜索QQ群……在那些主流視野觸及不到的地方,《迷你世界》早已遍地開花。

這又是一個互聯網產品跑到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農村收獲大批用戶的故事。和往常一樣,這些用戶往往游離于主流視野之外。

但和往常不一樣的是,這批用戶的主體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孩子。

很多數據都顯示《我的世界》玩家中有大量的小學生、初中生。但對于更多國內的低齡玩家來說,《我的世界》并不那么容易接觸到。

他們可能根本沒聽說過《我的世界》,即使聽說過,國際版正版的門檻對他們也過高,中國版又遲遲不開放。這時候,出現在4399、QQ游戲大廳、電腦安卓模擬器上看到曝光率更高的《迷你世界》,成為了他們的替代品。

而即使他們能玩到《我的世界》,這款高自由度、需要打MOD才能更好玩的開放世界游戲也能把“懶人”拒之門外。只有像《迷你世界》這樣,直接把許多玩家想要的功能整合在游戲中,更加“人性化”,更加炫酷,才會讓孩子們覺得更好玩。

像藍火加特林之類的槍械,《我的世界》玩家要做MOD、找MOD、裝MOD,《迷你世界》官方則直接為玩家整合好

這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國產游戲通過對國外游戲進行“微創新”,再經由垂直渠道曝光,在國內收獲一大批用戶的故事。

但這一回的特殊之處在于——我必須再多嘴一句——這一大批用戶中,有很多都是小孩。

快手與豆瓣的用戶未必能吵得起來,但《迷你世界》與《我的世界》中的低齡玩家渾身都是火藥味,他們互罵著“迷你狗”與“MC癡”,在B站、在QQ群、在各種年輕一代聚集的地方戰斗著。

我隨便加入一個口號是“打倒迷你狗”的QQ群,也能看到雙方的罵戰

就像戰爭一樣,很難考證,到底是哪一方先動的手。但雙方沖突的根源很明顯,就是版權之爭。

在TapTap,《迷你世界》的評分只有1.4分,幾乎每三個玩家評價中就有一個指出:“抄襲《我的世界》”。在萌娘百科,《迷你世界》也被稱為“一款高度盜版我的世界的3D沙盤類氪金游戲”。

年輕一代可粗略分為兩派,有對版權意識相當分明的孩子,也有沒那么注重版權的孩子。有版權意識的孩子進攻性很強,版權意識不強的孩子們則一副“他強任他強”的無敵姿態,有如最強之矛攻擊最強之盾。

孩子們的戰爭是特別的。

在觀察了各平臺數百個玩家評論之后,我發現,經常會見到同一個老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究竟從何而來,依然是很難考證。但它已然成為兩邊玩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故事。

而兩邊的玩家,對這個故事又有著不同的用法。

一些《迷你世界》玩家用這個故事來證明自己玩的游戲才是正宗,而一些《我的世界》玩家則指出這個故事中的荒謬之處,指責《迷你世界》玩家胡說八道。

這樣一個荒謬的故事最初是如何占領了《迷你世界》玩家的輿論陣地,這是一個謎。但最終,它被《我的世界》玩家反過來當槍使。

那些《我的世界》玩家借它來釣魚,還真能釣上來《迷你世界》玩家,《我的世界》玩家就嘲笑之;不過釣魚釣上來的,也可能是假裝自己是魚的《我的世界》玩家,那么《我的世界》玩家就高喊“友軍”“高端黑”。

這讓情況變得尤其復雜,真真假假,除了發言者自己,外人已很難確認。但是有一條規矩是不變的:老人出現的地方,永遠是戰場。

而這個老人,其實與早年的《Q塊世界》非常相似。

《Q塊世界》其實并不是一款游戲,它是由一群百度Minecraft吧用戶虛構的概念:“一款由騰訊1998年開發的3D沙盒游戲,2012年面世,而Minecraft抄襲了它的創意”。

玩家們自2013年11月就注冊了“Q塊世界”貼吧,并且不停發布一些惡搞帖,比如“新版本發布”“游戲分析”,還專門為《Q塊世界》建立了“官網”,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諷刺騰訊。

當時的“官網”聲稱:“2014年4月29日Qcraft充值額突破150000億?!蔽鹉芰χ畯姶?,比如今同樣配備了氪金系統的《迷你世界》要夸張得多。

無論是數據還是時間,《Q塊世界》的各種信息都顯得十分可笑,但繞是如此,在當時有關它的報道下,依然有人抱著極大的恨意詛咒這款根本不存在的游戲。

可能是因為近兩年,《我的世界》那3D方塊的玩法和風格實在被復制得太多,當玩家們惡搞一個“狼來了”的故事時,就很容易讓不仔細的人上當受騙。

而當《迷你世界》這樣的“狼”真來了之后,那些原本用來惡搞虛構之狼的玩笑,又很容易直接套用到這款游戲身上,反過來用于捉弄《迷你世界》玩家。

所以在大戰“迷你狗”的戰場上,反串黑變得尤其之多,有大量《我的世界》玩家開始模仿《迷你世界》玩家的可笑觀點,正如此前虛構一個《Q塊世界》時一樣,說反話、釣魚。

一場典型的戰斗往往是這樣的:

一位《迷你世界》玩家覺得《迷你世界》好玩/《迷你世界》有版權/《我的世界》抄襲《迷你世界》,他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被《我的世界》玩家嘲諷。

有更多《我的世界》玩家開始用反串黑的形式,在別的地方復述《迷你世界》玩家的觀點,比如上圖中的“我的世界抄襲迷你世界!/滑稽”,被其他《我的世界》玩家看到了,沒認清這是“友軍”的就會“開火”,認清了的就會喊“停火”。

這簡直是新時代的“抄襲CF”。

不過這個戰場也有其年輕的特色,00后富有創造力,活用現代互聯網戰爭的一大要素:表情包,讓這場戰爭顯得有如一場狂歡。

在這場狂歡中,有一部分《我的世界》玩家又被稱作“MC癡”。

《迷你世界》玩家覺得他們很不可理喻,因為“《迷你世界》確實更好玩”“兩個游戲我都玩,為什么不能冷靜一下”,他們不理解《我的世界》玩家為何如此執著于版權,表情包和謾罵,更讓他們覺得這幫人難以溝通。

而在《我的世界》玩家內部,也有許多人并不認可狂噴迷你狗的行為。他們覺得這反倒為《迷你世界》助長了聲勢,不如專心打自己的游戲。

可已經參戰的《我的世界》玩家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們又認為中立是不對的,《迷你世界》就是有問題,有問題就該批評。

一位美拍上的游戲主播自己寫了一首名為《迷你屎界》的歌,他用嘻哈說唱唱道:“這是《我的世界》玩家發起的戰爭,讓《迷你世界》玩家嚇得都發愣……這是玩家與玩家之間的戰爭?!?/p>

從滿屏的彈幕看來,許多《我的世界》老玩家會堅持“愛與正義”,要把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官方之戰

不只是民間,官方也在戰斗。因為當民間的戰斗擴張到足夠規模時,官方是無法置身事外的。

2017年8月15日,手握《我的世界》中國大陸地區代理權的網易,以涉嫌抄襲其旗下《我的世界》源代碼、游戲核心玩法、美術設計、游戲元素設置等方面為由,給部分網站/手游渠道(并不是對迷你玩)發了維權函,希望各網站/渠道自行下架《迷你世界》。

維權函發出后不久,《迷你世界》開發商就把游戲從TapTap下架。但一段時間后又重新上架了。這次,《迷你世界》被TapTap裁定進了“爭議區”——當TapTap發現一款游戲有較多抄襲、模仿爭議時,就會將其放入爭議區。

2017年12月1日,網易發布了《感謝不屏蔽,感謝每一份熱愛》一文。當時在騰訊QQ上輸入《荒野行動》與《終結者2:審判日》兩款游戲的名字,會出現騰訊自家的《穿越火線:荒島特訓》。騰訊把這一BUG修復后,網易就發了這樣一篇文章。

有趣的是,在兩天后的12月3日,《迷你世界》官網發表了《感謝不下架,感謝每一份熱愛》一文。它與網易的文章十分相似,僅有幾處小改動。

文中的截圖顯示,當時在百度上搜索《迷你世界》,會優先出現網易《我的世界》中國版的官網。

很顯然,《迷你世界》之所以鸚鵡學舌發這樣一篇文章,顯然是為了埋汰網易。他們認為自己與《我的世界》的關系,其實是和網易《荒野行動》《終結者2:審判日》與《絕地求生》之間的關系一個性質。

“憑什么只許網易有《荒野行動》,不準我們有《迷你世界》”——大抵是這么一個思路。之后,網易對此并沒有任何回應。

就在同一個月,《迷你世界》上架了騰訊Wegame。同期上架的還有《奶塊》,這是另一款國產的3D方塊游戲。上架Wegame后,《迷你世界》還宣布要登陸Steam,推出多語言PC版本。

在此之后,網易對《迷你世界》暫時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

從經驗來看,游戲的玩法并不受保護,如果《迷你世界》在美術資源、核心代碼、或者宣傳方面沒有關鍵性證據,要在法律上判定其侵權,也相當困難,至少要像藍洞在海外起訴《荒野行動》一樣,擺出155頁的證據,即便那樣,也未必就能勝訴。

戰爭從未改變

這是一場新時代的鄙視鏈之戰,也是一場版權與商業的戰爭。

所以這場戰爭有贏家嗎?

能夠觀察得到,在輿論方面《我的世界》玩家占明顯優勢,情理上,他們站在有理的一邊,實際攻勢上也更加猛烈。

但《迷你世界》玩家好比反抗軍,從來沒有消亡過。游戲在數據上也不難看,還在官方層面暫時承受住了所有攻勢。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在于,游戲吸引來的這批玩家,在變現上可能沒有那么容易,《迷你世界》在App Store暢銷榜常年處在3、400名開外。

但類似的情況我們是否似曾相識?無論是鄙視鏈之戰,還是版權與商業戰爭,我們都已經見過許多,這回很難說不是歷史的重復。

只是戰爭的主體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以前都是老一輩噴新一輩“小學生”,現在的小學生內部,其實也正在分化當中。而小學生們的戰爭,在某些方面也顯得更加極端一些,充滿了新時代的氣息,卻又沒有脫離你罵我、我也罵你的老套路。如果我們曾當局者迷,現在或許也該是旁觀者清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