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在此背景音樂下閱讀本文,效果更佳
相信我,你一定聽過它,只是還不知道它的名字
也許沒有辦法精確統計
全國到底有多少人背井離鄉
但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
僅2017年我國人戶分離人口數
就已接近3億
對其中絕大多數人而言
我們沒有機會
親眼見證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
更沒有機會
親自記錄下家鄉的點點滴滴
甚至當我們回到家鄉時
一度恍惚自己是歸人還是過客
而來自新疆的攝影師賴宇寧
則選擇用超過30年的時間
一點一滴地記錄下家鄉的模樣
30年,10000個日夜,26萬個小時
最終成為他鏡頭下的
一山一木、一鳥一獸和一餐一飯
01 一山一木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
最先觸及的便是遠處的山巒
山峰巍峨聳立
山頂的積雪久久不化
除了雪的白、山的黑、天的藍
一切似乎還在沉睡
▼新疆伊犁喀拉峻地區的山峰,屬于天山山脈,攝影師@賴宇寧
山下的賽里木湖
與雪山為伴
作為新疆第一大高山湖泊
浩瀚平靜的水面猶如一面巨大的全身鏡
映出雪山、白云和藍天
▼冬季的賽里木湖,湖面分布著不連續的冰層,攝影師@賴宇寧(請橫屏觀看)
太陽逐漸升高
喚醒了山坡間的林海和草原
它們交織錯落
鋪滿高低起伏的山坡
不斷向天際綿延
▼林海與草原相間分布,形成“花斑森林”,攝影師@賴宇寧
林海的主角是雪嶺云杉
即使是嚴寒的冬天
它們依然常綠如新
從空中俯瞰
如同萬箭齊發
▼一場大雪后,挺拔的雪嶺云杉上掛滿了積雪,攝影師@賴宇寧
沒有林海的山坡也并不單調
盛名中外的喀拉峻草原
色彩柔和,曲線優美
形似人體
被譽為“人體草原”
▼初夏時節的喀拉峻草原,攝影師@賴宇寧
如若恰遇冬雪、綠色盡失
斑駁的積雪點綴山坡
天地亦隨之變色
▼一場大雪后的喀拉峻草原,攝影師@賴宇寧
太陽西斜
陽光與多彩的巖層交相輝映
自然侵蝕塑造的丘陵
形似城堡,鱗次櫛比
被稱為“五彩城”
▼五彩城,一種由各種彩色地層組成的丘陵地貌,攝影師@賴宇寧
夕陽半掩
遠處的雪山朦朧難辨
近處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之上
冰雪融水匯聚而成的開都河
變身一條光帶
肆意展布
▼開都河呈現出典型的曲流河形態,攝影師@賴宇寧
不用多久
大地會再次進入黑夜
在山河變化的周期中
這樣的一天太過于普通
可就是在這樣周而復始的日升月落間
人們匆匆過完了一生
沒有陽光的日子里
天空電閃雷鳴
地下繁花似錦
▼伊犁霍城縣的薰衣草基地,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薰衣草在一年內可以開花兩次的地方,攝影師@賴宇寧
待到雨過天晴
天空彩虹橋高掛
路邊油菜花鋪滿大地
一片片、一壟壟
相繼排列、一望無際
▼伊犁昭蘇縣的油菜花田,攝影師@賴宇寧
日升月落
雨來雪往
群山屹然矗立
守護著一方水土
也迎來了花蟲和鳥獸
▼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萬壽菊田,攝影師@賴宇寧
02 一鳥一獸
雪山下的湖泊
水草豐美
無數的鳥獸聚集于此
共享著這片祥和的天地
這里是它們的家園
天鵝選擇在此扎根,繁衍后代
靜謐的雪山與舞動的生靈
構成一幅圣潔、美好的畫面
▼雪山腳下的天鵝,攝影師@賴宇寧
這里是它們的驛站
每年九月
成千上萬的蓑羽鶴
在昭蘇濕地集結
這里是它們遷徙路上重要的一站
▼昭蘇濕地的蓑羽鶴群,攝影師@賴宇寧
這里也是它們的獵場
高居食物鏈頂端的飛禽猛獸
時刻準備著發動下一次致命一擊
金雕便是其中之一
這種兇猛、驕傲的鳥類
圓目鉤喙、敏捷有力
▼仿佛與你對視的金雕,怕不怕?攝影師@賴宇寧
當尖牙和利爪相遇
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金雕捕獵的場景,攝影師@賴宇寧
而在馴鷹人的馴服下
它們亦可與哈薩克人世代相隨
▼“獵鷹”,攝影師@賴宇寧
除了天空的飛鷹
地上的走獸也成了人類忠實的伙伴
健壯的牧牛
溫順的綿羊
高貴的白馬
▼白馬,攝影師@賴宇寧
它們在湖邊游蕩
▼科古琴山腳下的馬匹,攝影師@賴宇寧
在雪地上奔騰
▼牧馬人驅趕馬群,攝影師@賴宇寧
在山坡上憩息
▼覓食的牛群,攝影師@賴宇寧
也會隨著人類輾轉遷移
▼羊群轉場,攝影師@賴宇寧(請橫屏觀看)
隨著季節更迭
為了尋找適宜放牧的草場
牧民們不斷將牲畜們轉移
這場由人類主導的大規模遷徙
被稱為“轉場”
牛、羊、馬
都是牧民轉場時
最重要的“貨物”
▼轉場中的羊群,攝影師@賴宇寧
在這場史詩級的遷徙中
任憑山花爛漫
▼春季,攝影師@賴宇寧
綠野千里
▼夏季,攝影師@賴宇寧
楓林如火
▼秋季,攝影師@賴宇寧
飛雪漫天
▼冬季,攝影師@賴宇寧
牧民們依然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往返于不同的草場之間
羊群、牛群、馬群
陪伴了一代代牧民的生活
也養活了一代代新疆人
03 一餐一飯
這片土地上
人們墾荒耕地、建造家園
他們種植水稻
得益于充足的水源
一個個方格水田緊密排列
宛如江南水鄉
▼伊犁的稻田,攝影師@賴宇寧
他們收獲小麥
這種來自西亞的植物
數千年前便傳入中國
如今已成為新疆人
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小麥收獲,攝影師@賴宇寧
他們發明美食
抓飯
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食物
維語中稱之為”坡羅”
▼大鍋烹制的抓飯,攝影師@賴宇寧
抓飯鮮美軟糯
在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家庭聚會,攝影師@賴宇寧
著名的“中國披薩”
馕
焦黃的外表和酥脆的口感
令人垂涎三尺
有數據統計
新疆人每天可以吃掉近三百萬個馕
相當于全疆每個馕坑
每天要烤制出172個馕
▼以上數據來源于新疆農業產業化發展局,烤馕店,攝影師@賴宇寧
如同馕之于新疆人
當人們談論起美食時
最念念不忘的
大多是家鄉的味道
▼新鮮出爐的馕,攝影師@賴宇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們
偶爾也會就地取材來點野味
夜幕來臨之際的魚鮮燒烤
是對忙碌一天最好的犒勞
▼河邊烤魚,攝影師@賴宇寧
或是在漫長的嚴冬來臨之前
儲備足夠的食材
▼每年冬宰后,人們晾曬肉類,攝影師@賴宇寧
除此之外
傳統的騎馬”叼羊”
▼“叼羊”是一種在形式上與橄欖球相似的運動,攝影師@賴宇寧
宛轉悠揚的冬不拉演奏
▼冬不拉,攝影師@賴宇寧
精致的地毯和織物
▼編織織物,攝影師@賴宇寧
質樸實用的陶器
▼制陶,攝影師@賴宇寧
這些揮之不去的傳統
印刻在當地人的生活中
成為一種習慣
一種風俗
一種傳承
當和賴宇寧聊起
從業30多年來記錄家鄉的心情
他說:
“我在伊犁生活了50多年,走遍了伊犁河谷的山山水水,用鏡頭記錄下這里的點點滴滴。這不僅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更是作為一個伊犁人對家鄉的熱愛?!?/em>
▼夕陽下的城市和濕地,攝影師@賴宇寧
也許并不是所有人
都擁有賴宇寧這樣的機會和堅持
家鄉的一山一木、一鳥一獸和一餐一飯
往往默默地成為人們心中的印記
即便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它依然是最初的樣子
正如古人所說
“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上文引用自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二》。那山水,那鳥獸,那些可愛的人,攝影師@賴宇寧(請橫屏觀看)
P.S. 編輯:王昆、劉白;圖片:劉白、任炳旭;設計:鄭伯容;審校:楨公子
P.P.S. 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地理、地質、天文、生物、歷史、考古、藝術、建筑、城市規劃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MG動畫、平面設計師、商務策劃等,請在后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 The End ...
來到日本,感受的清新的空氣,遠遠都已經能望見像油畫一樣的麥田。大片大片的麥穗在微風中泛著金燦燦的麥浪,麥香撲面而來,嗅到了一絲秋天的味道。
農家戶坐落在麥田中,等待今年豐收的喜悅。
說到薰衣草三大盛產地——法國普羅旺斯、中國伊犁,還有就是日本的富良野了,這是位于日本富良野的薰衣草基地,這片滾滾紫色都是鼠尾草。
鼠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呈叢生狀,原產歐洲南部與地中海沿岸地區,多生于山坡路旁、蔭蔽草叢,且是最古老的草藥之一,也可提煉精油,具有美容、安定的功效。在田園里,一半深紫一半淺白的鼠尾草,像畫家潑下的墨。
農民伯伯們正在給薰衣草扶土,有部分已經謝了,但是依舊能聞到它芳香的氣味,等待下次它的盛開。
在薰衣草開花過后,必須要修建,避免枝條徒長,吸收過多養分,剪掉后的薰衣草才能來年才能長得更旺。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靈香草,香草,黃香草。屬唇形科薰衣草屬,一種小灌木。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狀絨毛,干時灰白色或橄欖綠色,全緣而外卷。其葉形花色優美典雅,藍紫色花序頎長秀麗,是庭院中一種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
像油畫般美麗的基地,一步一景,感受葉子上的脈絡和陽光灑在花瓣上斑駁。
紅紅的一串紅在基地里格外耀眼,也是屬于唇形科鼠尾草屬的觀賞植物,是一種常見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為巴西?;ㄐ跣揲L,花色殷紅,十分討喜。秋天里的以創鴻挺立在綠葉之中,生機盎然,又仿佛訴說著戀愛的心。
一株株高聳的花株彰顯著高貴,薰衣草喜歡微堿性或中性的砂質土,這種土壤疏松透氣,排水行良好,這樣薰衣草能更好的生長。
雞冠花也是格外醒目,在中國古代民間把雞冠花視為吉祥物。宋人趙企曾云:秋光及物言猶迷,著葉婆娑擬碧雞,精彩十分佯欲動,五更紙錢一聲啼。形容雞冠花和雞冠很像,差一聲啼叫就讓人分不清了。還有“花中之禽”的美譽。
薰衣草澆水不要過頻,積水的話會導致爛根,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
整整齊齊的藿香薊,葉為闊形或卵形狀,花色淡雅,隨不如鼠尾草那樣高貴,也不像雞冠花那樣艷麗,嬌俏玲瓏的樣子也代表著生機與美麗,它的花語是【敬愛】,在美麗的外表下也有不可忽視的藥用價值
五顏六色的大麗菊也十分奪目,花色豐富艷麗,花期很長,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毫不遜色與牡丹月季。
站在田園中遙望,看到的每一幀畫面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秋意,惹人遐思。
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喜歡充足的陽光,夏季氣溫炎熱是適當的遮蔭,能讓薰衣草避免高溫帶來的灼傷。紫色的它散發的魅力令人沉迷。
暖風扶來,陣陣暖意,我想記住這片美景,目光所到之處都是美好。
紫粉色的醉蝶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莖直立,長而壯士,花序形成豐滿的小球。在風中搖曳,像一朵朵翩翩起舞的蝴蝶,也似粉裝襲人的秋姑娘。置身這樣的一片醉蝶花海中,真的讓人流連迷醉。
園內的休息區也是充滿自然的味道。
園內的溫室生產大棚在藍藍的天空下看起來格外清晰。
干凈的馬路,翠綠清新的空氣,在這看似肅穆薄情的城市,在自然花卉的襯托下,也是真是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