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最近,Crytek公布了《孤島危機:重制版》的消息和視頻。并宣傳本作將登陸各大主機平臺和PC端。
短短34秒的重置版預告,讓我仿佛又回到了10幾年前,那個空氣中彌漫著腳臭和顯卡燒糊味道的午后。
07年的國內游戲現象
07年的國內游戲市場,還是處于萌芽發展階段。網絡也不像如今這么普適化的。那時候大街上的人們還是喜歡抬頭看妹子,低頭族這一新新種群因為nokia和索尼等品牌手機當道,還未出生,那時候的羅志祥還和在唱歌,周杰倫、蔡依林分分合合。而游戲愛好者們,除了在還不成熟的手機游戲,用蹩手的數字按鍵,在塞班系統上玩玩java解解渴,基本上,網吧是填補這群玩家精神食糧的最佳場所,可謂游戲三分天下,2分無疑是網吧~
步入07年的網吧,撥開二手煙織成的裊繞煙霧,就能看見五顏六色的非主流,像極了同年田震為女足世界杯唱唱的那句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一樣。而在殺馬特貴族流落人間的年代,也形成了分化明顯的游戲氛圍和群體,隨處可見頭發里藏樓的非主流,手抬的比頭發高,敲下空格鍵,追求perfect的炫舞玩家,他們叼著煙,輸了后愁眉苦臉,在QQ日志上打出“伱巴莪殤の恏深”,轉頭就因家族沒落的王子送了量新的QQ飛車而笑的鼻涕冒泡。玩魔域、傳奇私服的老大哥,指甲蓋被煙熏的比臉還黃,指揮起沙巴克攻城來,煙灰在身邊起舞,臉紅的和張飛樣,我還見過一個酒后指揮的大叔,激動的暈厥在網吧
在網吧還是winXP的年代,單機游戲在網吧的一個小文件夾里,鮮有人問津,偶爾有幾個基友來把CS 和魔獸3,更別提在網吧玩孤島危機、真三國無雙4、風色幻想等眾票游戲了。
當年游戲畫面的領跑者--孤島危機
07~10年間的單機游戲,都是通過盜版刻錄傳播到千家萬戶,無雙割草系列游戲,充滿濃烈日系風的風色幻想、水滸幻想、伊蘇的寓言等等,歐美的無冬之夜,大菠蘿等等,記憶尤新兩款國產游戲,《幻想戰爭》和《四大名捕》,前者BUG滿天飛,后者BUG直接把我卡宕機。
四大名捕
總的而言,當時的單機游戲對于顯卡、CPU的要求有是有,但并非太高。只要坑蒙拐騙長輩、東拼西湊點零花錢,花600~700塊錢,購入一塊七彩虹GT型號的的顯卡基本上能通吃市面上主流的游戲。而就像《數碼暴龍》里被選中的孩子一樣,無意間,《孤島危機》第一代就夾在這一堆5塊錢一張,8塊錢2張的盜版游戲光碟中,進入我的生活,讓我成為擁有“燃燒吧.顯卡”頭銜的少年。
孤島(顯卡)危機
在百度指數上,孤島危機3的關聯搜索,顯卡危機這一關聯詞匯赫赫在目,當然,這是一份2020年1月和4月的數據,相關的搜索指數下降,但依然無法抹去當年它給玩家帶來們的痛苦回憶。40多W的“孤島危機燒顯卡”的搜索結果,也許就是最好的證明。
打造《孤島危機》的正是大名鼎鼎的Crytek,而他們的CryEngine游戲引擎也一直走在業界的前沿。CryEngine的處女秀其實是《孤島驚魂》,這也是Crytek和育碧攜手打造的作品。然而Crytek在將引擎升級到2.0版本之后,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震驚”全球,因此才帶來了《孤島危機》這樣一款外星題材的開放世界第一人稱射擊作品。而他們似乎是毫無顧忌地將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先進技術都加入到了游戲當中,不管是光照、陰影還是物理系統,都是業界此前從未出現過的,如果在畫面上有一張統計各個方面水平的表格,那么當時的《孤島危機》毫無疑問能夠真的“爆表”。
而當時就是這么爆表,如此吃配置的游戲,在相對于現在信息閉塞的那個年代。毫無征兆和防備,就像拳頭粗細的胡蘿卜插入鼻孔一樣,它冷不丁的燒穿了我的電腦~!~
作為初代的《孤島驚魂》,當時網絡上的配置推薦
初嘗《孤島危機》,就被游戲精湛的畫面所吸引了。水面的波紋,植被被碰觸后的擺動,以及攻擊樹木后的物理倒塌。但當你走動起來的時候,這臺順暢帶動真三4的電腦呈現的《孤島危機》畫面就跟PPT一樣。洪師傅說,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武術就不行。對我而言,卡一點我可以忍,但卡的連人都看不清就不行。跟著百度上的指示,調低畫面分辨率和所有的光影、物理效果,雖然效果大打折扣,但好歹,它加快了PPT播放的流程。
這也因此,為后續自己DIY PC主機埋下了伏筆。到下一代發售的時候,它被我用1000塊的壓歲錢改造,已經是能夠帶動COD4和圣域2的主機了。
隔年《孤島危機2》發售,《孤島2》畫面舊如之前一般驚艷,雖然是啟用新的Cry Engine 3但有孤島1做鋪墊,沒有了當初那般乍見之驚!
雖說這臺便宜貨依舊帶它費勁,還是要在畫面和性能上做妥協,但也不妨礙我頂著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的出奇的畫面跑通關。
而隨后,13年《孤島3》問世,Crytek和育碧卻早已經分道揚鑣。該游戲能令我想起來的場景和記憶著實不多。也許是卡累了,燒怕了。也許是玩法依舊是納米科技的橫沖直撞,劇情依然單薄,只靠畫面撐起來的驚喜也每況愈減。像是記憶里下了一場雪,唯能想起的,就是雪花覆蓋在瞄準鏡上的小細節,而其它的并未留給我太多的印象
而隨后,《孤島危機》系列就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座“島”像是被時間孤立,轉而淹沒在游戲更迭的浪潮里。
須臾一瞬,人間10年。育碧的看門狗跟隨者東征的十字軍,用高科技敲開了世界的大門。波蘭人用他的蠢勁,帶著巫師3俘獲了大票國人的心,還有宮崎英高的只狼和魂系列....如此優秀的大作比比皆是,百花齊放的游戲市場,選擇太多,卻沒時間和心境再一部一部的打通關,哪怕它能完美的60FPS以上運行。那時候游戲是很少,但起碼,能排除萬難死磕到出現游戲制作人的最后一幕。
10年時間里,沒等到女朋友,卻等來了初戀結婚,死黨兒子滿月,以及孤島危機重置的消息。發布的宣傳片中,熟悉的納米服,熟悉的背影,但再怎么重置,它也已經不再是那個傲世的顯卡殺手。我也不再是那個坑父母錢買顯卡的少年。透過手中的煙云,仿佛看到了那片網吧里的彩虹,還有對面指揮著沙巴克的老大哥,想問句,“傳奇乎?還暈否?”
上個世紀,央視把四大名著分別拍成了電視劇,部部經典。
這四部的豆瓣評分如下:
87版《紅樓夢》9.7分、86版《西游記》9.6分、94版《三國演義》9.5分、98版《水滸傳》8.9分。
新世紀以來,四大名著都進行了翻拍。
新版評分如下:
10版新《西游記》5.6分、10版新《紅樓夢》6.0分、10版新《三國》7.9分,11版新《水滸傳》7.9分。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老版四部劇中,《水滸傳》的評分是最低的;新版四部劇中,《水滸傳》的評分是最高的。
可見新版《水滸傳》還是很受部分觀眾認可的,但即使是這樣,11版《水滸傳》與98版《水滸傳》依舊有著1分差距。
新舊兩版《水滸傳》,1分的差距到底在哪?
今天皮哥就從兩劇的細節入手,與大家聊一聊——
我們知道,《水滸傳》講的是梁山108位好漢替天行道的故事,其中武松的故事最精彩,120回的小說一共有十回是講他的,評書界稱之為“武十回”。
所以《水滸傳》拍得好不好,關鍵看“武十回”,就知全貌。
而“武十回”中最吸引觀眾的有三個情節:武松打虎、潘金蓮開窗、武松斗殺西門慶。
我們下面就從新老兩版《水滸傳》在這三個情節上的處理上,聊聊這兩部劇——
01、武松打虎
咱們先說武松打虎。
老版武松的扮演者是丁海峰,就是《人民的名義》里趙東來局長的扮演者。
別看他在《人民的名義》里舉止文雅,和陸亦可打情罵俏的,當年也是個聞名全國的猛男。
他出演武松的時候不到30歲,身材高大,外形硬朗,充滿了陽剛之氣,是許多人心中的武松最佳人選,所以劇中潘金蓮對他心生愛慕也是能讓人信服的。
老版《水滸傳》拍的最后一場戲是武松打虎,之所以放到最后一場拍,是因為當時中國的特效技術比較差,做不出像2014年《智取威虎山》中那只特效逼真的老虎,只能用真老虎拍攝,危險系數極大。
在開拍前,劇組給丁海峰買了10萬元的保險,拍攝時導演和攝影躲在2米外的籠子里,旁邊有一棵道具做的假樹,丁海峰要直接和真老虎拍對手戲,旁邊還有兩名飼養員做安全保護。
為了保證安全,劇組找來了兩只馬戲團的老虎,攻擊力相比野生虎威力大減,其中一只虎比較生猛,用來單獨拍攝特寫,另一只虎比較溫順,用來拍攝和丁海峰肉搏的戲份。
盡管是馬戲團的老虎,但一爪子下去普通人也受不了啊,丁海峰要求劇組找兩名持槍警察,萬一老虎發威可以將它直接擊斃,得到的答復是老虎是保護動物,不能擊斃。
當時的丁海峰已經畢業幾年了,在北京還租住在地下室里,這次機會對他至關重要,他只好硬著頭皮上了,拍老虎戲還有個難點是如果讓老虎事先吃得太飽,老虎就懶洋洋的,拍不出虎威,如果讓它餓著,丁海峰就有生命危險。
最后劇組只有讓老虎吃了個半飽不飽的情況下拍了這場戲,丁海峰拿拳頭痛砸老虎,結果拍攝時老虎突然發威,一爪子將丁海峰摁在地上,飼養員趕緊上前解圍,好在丁海峰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
從現在的角度看,這樣的拍攝是對演員的生命安全極不負責的,但這也體現了當時的劇組真的是拿生命在拍攝《水滸傳》,最終我們在電視機前欣賞到了純正的“武松打虎”。
讓我們再看看新版的“武松打虎”。
先看看陳龍飾演的武松。
演員的形象上,陳龍身高一米八,也有一定氣場,但對比丁海峰,陳龍還是顯得儒雅了些,皮膚看上去溜光水滑,少了那種草莽英雄的感覺。
所以他飾演的武松總會給人一種違和感,如果形容一下,像極了大四學生借了一套大一號的西服裝成大人模樣去參加面試。
這加勒比海盜款的穿著,仿佛是在cos杰克船長。
你能和打虎英雄武松聯系在一起嗎?
再說到那場打虎戲。
新版的老虎用了一只道具老虎,“武松打虎”就是陳龍和一只玩具老虎滾草地,不管是演員還是觀眾,都不容易入戲。
我們并不是要求現在的演員拍戲時必須和真老虎打,但就算和假老虎打,劇組的道具也要做得逼真一點吧。
02、潘金蓮開窗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潘金蓮開窗”。
新版《水滸傳》在這一段做得還不錯,甘婷婷飾演的潘金蓮稱得上秀色可餐。
杜淳飾演的西門慶也是將“斯文敗類”寫在了臉上。
不過和老版的比,還是有差距。
老版的潘金蓮扮演者是王思懿,相比甘婷婷,她的美更具辨識度,而且從截圖也能看出她更能詮釋出潘金蓮楚楚可憐的那一面。
當年潘金蓮太美,皮哥差點倒戈支持潘金蓮勇敢去追逐真愛了。
王思懿也因為這個角色上了當年的央視,在小品《同桌的你》中,潘長江還調侃她:“阿芳你越長越像潘金蓮。”
可見王思懿這個形象有多深入人心。
而扮演西門慶的演員李強也是“斯文敗類專業戶”。
他在經典影片《背靠背臉對臉》就成功飾演過亂搞男女關系的偽君子,西門慶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他的形象量身定制的。
另外在潘金蓮開窗的這個細節上,兩部劇處理也不同。
甘婷婷版的潘金蓮,導演在構圖上是著力點在潘金蓮的“呼之欲出”,因此甘婷婷版的開窗角度要較大,能明顯感知甘婷婷施加在窗戶力度,此時的潘金蓮對外是主動的。
而王思懿版,導演著力點在選擇了“猶抱琵琶半遮面”,開窗角度小,且窗戶反作用力始終沉重地壓在王思懿推窗的手上,此時王思懿對外是被動的,也襯托出潘金蓮未踏禁忌前,婦道人家的羞。
對比與原著與當時時代,王思懿版明顯更合乎情理。
所以,新版“潘金蓮開窗”固然精彩,但老版則稱得上經典。
03、武松斗殺西門慶
最后我們來看看“武松斗殺西門慶”的橋段。
老版的獅子樓上,武松像拎小雞一樣把西門慶拎起來,手起刀落結果了這個敗類的性命,看著讓人酣暢淋漓。
而新版的獅子樓上,攢滿了怒氣值的武松提著大刀去殺剛喝完花酒的西門慶,瘦小的武松竟然和高大的西門慶打了個五五開,要不是武松有刀,可能直接被西門慶給捶死了。
這一段看著真憋屈,要知道武松在梁山好漢里也是武力值排前五名的存在,被醉酒的西門慶打得這么狼狽,西門慶還調戲什么潘金蓮啊,直接上梁山當大哥吧,導演此時的處理太過大膽了。
分析完三個小片段,我們就能明顯看出,新舊兩版《水滸傳》其實差距很大,相信一定會有人問,為什么豆瓣評分的差距卻僅有1分呢?
這就要說到《水滸傳》這本小說了。
我們知道四大名著中,《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的主角,林黛玉、諸葛亮、孫悟空這些都是絕對的正面人物。
可是《水滸傳》不一樣,108個好漢其實是反語,在原著第一回就交代了這其實是降臨人間的108個妖魔,他們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其實干的是殺人越貨的勾當。
宋江、吳用、李逵這些人本質上都是陰險小人,施耐庵這樣寫的目的是想說,這108個人已經夠壞了,可是他們身處的時代比他們更壞,壞蛋成了好漢,這該是個多么腌臜的時代啊。
在拍攝這部劇時,央視劇組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美化處理。
這導致兩個結果。
其一是很多情節和人物被刪掉,水泊梁山108將,可老版只有43集,像“沒羽箭”張清這樣重要的角色直接刪除完了,導致整部劇的連貫性受到影響,使得它的口碑不如其他三部經典。
其二就是宋江這個主角的塑造遇到了難題。
李雪健當初演這個角色時考慮到它是全國播出的大劇,努力想塑造一個憨厚老實的宋江。
在后期制作時,配音老師趙述仁又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了配音,給角色注入了更多真誠,使得這一人物幾乎完全變為了正面形象,不少觀眾也將自己代入其中,幻想成為這樣的英雄好漢。
還記得當年看這部劇時,前期梁山發展壯大,看得我們心花怒放,越聽《好漢歌》越斗志昂揚。
結果到了后期,宋江整天想著詔安,害得很多兄弟白白送死,其中一幕頗為諷刺,宋江給前來詔安的朝廷官員跪下,屁股撅得老高。
我們全家當年看到這一幕直接氣炸了,老版的最后幾集都沒有看完。
據說當年有人看到這里,直接氣得砸了電視,還找央視投訴要求賠電視,可見當年這部劇引發了多少民怨。
不是李雪健演得不好,恰恰是他演的太好了,觀眾接受不了這種殘酷的真實。
后來李雪健在采訪時提到,自己多年來一直不愿意提出演宋江這件事,這是他心中的一個陰影。
于是“大量刪減情節”和“主角全面改編”導致老版《水滸傳》風評比較低,其實這部劇完全是一部9分以上的劇,和其他三部經典比起來它毫不遜色。
而新版的《水滸傳》就討巧在這里,它滿足了觀眾的喜好,將宋江進行了洗白。
新版宋江的扮演者是張涵予。
張涵予當年憑借硬漢角色而出名,而宋江是城府極深的小黑胖子,兩者的差距巨大,按理說張涵予不應該演宋江,他演個晁蓋還差不多。
可是劇組在選演員時很多都是根據名氣選的,壓根兒沒有考慮是不是貼合劇中的人物。
最終張涵予詮釋了一個有情有義的黑幫大哥,雖然和小說里的宋江相差甚遠,可是觀眾就愛看這種正面人物,所以這版劇的評價相對較高了。
當然除了對人物洗白討好觀眾,這部劇其他方面做得確實不錯。
老版的《水滸傳》比較寫實,演員的服裝很質樸,打斗比較簡潔,場景也比較簡單,演員的表演也讓人印象深刻。
新版的《水滸傳》服裝華麗充滿設計感,打斗也有來有回更加精彩(副作用是出現了武松西門慶五五開的bug),場景也更加華麗了,這些因素都加分不少。
而針對老版大量刪改的缺點,新版也用86集的篇幅幾乎還原了小說全部精彩的內容,這也是它贏得觀眾喜歡的優點。
此外,新版《三國》、《紅樓夢》都因為魔改遭到吐槽,而新版《水滸傳》在拍攝時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創造出什么經典場面,但是也沒搞出一些雷點,這也是它受到好評的一個原因。
對比完新舊兩版《水滸傳》后,我們就能發現從電視劇的質感和拍攝的用心程度上看,老版要高出原版一大截;但是從劇情的完整性和畫面服裝等角度看,新版也是要明顯優于老版的。
對《水滸傳》的故事熟稔于心想單純欣賞演員表演的一定要看老版,而對《水滸傳》的故事不太熟悉的小白想通過電視劇了解小說整體脈絡的,不妨看一看新版。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