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比書本更吸引我的(更著書本去旅行)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本文記錄一下我初三為什么能一口氣看完《百年孤獨》。

那還是一個周五的傍晚,我和同學一起在當地的一個賣課外書的比較大的書店,在僅有的一墻課外書中,擺了一排最新的書。其中一本呢,就是《百年孤獨》。

這對于一個少年來說,這個書名可真是太裝b了,孤獨!還要有百年!甚至連作者的名字也是好聽且裝b,加西亞·馬爾克斯,這個名字真的酷的不得了。于是好奇的少年就買了這本書。

在我們這個地方的初中,每天早上都要在操場上跑操,之后再站在操場上聽學校領導們的或勵志,或批評的發言。早已聽膩了這些發言的我,于是就每天早上帶著這本《百年孤獨》在操場上跑操,之后在聽領導講話的時候看它。這里解釋一下,為什么跑操那么辛苦還要帶一本書。可以說是我覺得這本書有趣,又或者是對這本書的葷段子吸引了,但是首當其沖的原因我認為是因為我們每天早上都需要“自覺”帶上一些冊子背單詞或者語文。所以索性我就帶一本小說,還能讓站在這里的時間過的快一點。

這里還需要解釋的一點是我們學校的廣場(學校里沒有正規操場,還是在一個簡單的國旗廣場上跑步)。本來初一初二初三是從紅旗桿逐漸往后排的,后來領導們嫌后面初三的學生不聽話就把初三生的位置安排到了紅旗桿的后面。

接下來就是整個故事的高潮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有一些緊張。在一次宣誓的過程中(至于宣誓的是啥,大概就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失望之類的),我左手握拳抵在太陽穴旁,右手拿書,低著頭邊看書,邊張嘴跟著宣誓。也忘了具體看的哪一頁,只記得是沉迷書中情節了,突然有一只手出現在了我眼前,放在了我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書上,沒有人知道當時這只手要干嘛。于是我頭腦一熱就把這本書抱在了胸前,做出了要誓死保衛這本書的決心,要與本書共存亡,同時那只手也被我壓在了胸前。于是那手就開始甩啊甩,甚至我都被甩在了地上。當然書也還在我胸前。那是我從未擁有過的力量,或許在下次生死存亡之際才能再次爆發出來。有幸的是,手的主人是一名語文

老師,也是我們學校的一名副校長,他并沒有對我做出什么實質性的處罰。在把我從地上拉起來之后也說,“就是看看你這是什么書,又不收你的書”。原來是虛驚一場……當時拿在我手里《百年孤獨》也擁有了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經歷和無法修復的損傷,而我的雙腿也已經開始了發抖,很難想象為什么當時我會有那樣的舉動,或許那就是生死攸關時刻的應激反應吧。

后來,這位校長確實沒有沒收我的書,看了看我手里書的書名,具體說了什么已經從我死機的大腦中飄走,還依稀記得的就是,“以后反應小點……”。

上面就是故事的高潮了,但我為什么能看完《百年孤獨》呢?

發生了上面這種事情,班主任肯定是要參與一下的。副校長走后,班主任就走上來(之前一直在旁邊看著,沒有過來),“把書給我”。很聽話,也沒有太多抵抗,不由自主地手就把書遞出去了。

那天的晚自習結束后,班主任就把我叫到了辦公室,說,我非常理解你看小說的心情,我晚上看電視劇有時候也是一集一集停不下來。說的好好的看完這集就睡覺,但往往就看到了三四點。我知道收走了你這本書你也整天悠著這本書呢,也好好學習不進去。這樣吧,這周六過禮拜的時候,你找我,把書給你,周日在家的時候把書看完。看完之后啊,再寫一篇讀后感,交給我,行吧?本來我還想狡辯下沒有看入迷云云,沒想到老師竟然主動給機會把書還給我,這還有什么好狡辯的,能把書拿回來就好了。

《百年孤獨》這是一個聽起來就很有意思的名字,甚至在我看完百年孤獨的一次初三語文考試中我還不知好歹的寫了一篇叫做《我讀懂了孤獨》的作文,當時語文老師給我的評語是:你真的讀懂了孤獨嗎?即便是現在問我,我也只能回答我很喜歡《百年孤獨》,當時初三的毛頭小子簡直就是關公門前耍大刀——現 (獻)丑。當時就是僅僅一個周日的時間,我就看完了這本書的90%甚至更多,說看懂了純屬扯淡,人物關系我都搞不懂,即便是我在高中的時候重新看這本書也依舊沒有搞懂人物關系。什么何塞·阿爾卡蒂奧啦,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啦,這些名字記得倒是很清晰,但是要我對應布恩迪亞家族的某個成員,對不起,不知道。

初三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次被我的語文老師看到,當時老師給我的建議就是——你初三學生不太適合看這種書。適不適合不太知道,能支撐我把這本書看完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文中露骨的描寫。以至于這本書是讓我最回味無窮的一本書,從初三的初次閱讀,到高二的重溫,再到如今,談起小說,我首先提到的肯定就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它就是我目前讀過小說的NO.1,也是中國眾多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的鼻祖。

初三的我,由于消息的閉塞,并不知道外界對《百年孤獨》的盛譽以及大量的讀者對本書混亂的人名,魔幻的情節,亂倫的家族的怯畏。本來,奧雷利亞諾和阿爾卡蒂奧兩個名字在書中重復出現,再加上布恩迪亞家族里的各種亂倫,書中的人物關系于我而言簡直亂的一塌糊涂,即便是族譜圖我也沒有查找。但是一天的時間,那里顧得上這些,一行長的人名看到了就直接跳過,奧雷利亞諾和阿爾卡蒂奧,混了就混了,先看故事的情節。于是,正如黃鴨兄所說,“然后,你變成了遺忘的同謀。”不知道這是不是馬爾克斯的本意,我的對閱讀《百年孤獨》的總結就是——遺忘。第一次閱讀,能幫助你讀下來這本書的工具不一定是族譜圖什么的,遺忘才是。(也有可能是我太懶的借口)

無論如何,《百年孤獨》是一本最適合重讀的書,因為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流利地把整個故事的情節捋順,也很少有人能夠徹徹底底地看懂這本書,我讀不懂何以為孤獨,但我或許已經被感染了失眠癥——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遺忘。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 8月16日,教育部舉辦“1+1”新聞發布會,介紹語言文字戰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助力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等相關情況。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副司長王暉就教育部、國家語委創新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是2017年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批15個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十四五”規劃23個重點項目之一。從成效作用角度講,概括起來是三句話:以“典”育人、以“典”鑄魂、以“典”通心。

一、以“典”育人,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是加強統籌指導。印發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意見等文件,強調培養學生“一種能力兩種意識”。二是服務課程體系。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最好聽的語文”,組織百名播音員、主持人制作“中小學語文示范誦讀庫”;支持各地開發中華經典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是強化師資隊伍。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民族地區、農村地區開展教師經典誦讀專項培訓,示范培育7萬余名骨干教師,帶動地方培訓100余萬人次。四是豐富實踐引領。啟動“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召開“典耀中華”閱讀大會,全網閱讀量達3660萬人次。舉辦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活動,組織122家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發出“書香新時代 ‘典’亮新征程”讀書倡議。組織書法和詩詞名家進校園等活動,萬余所大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廣泛參與。五是鼓勵各地各校探索創新。指導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用好讀書會、詩歌節等經典閱讀載體;開展小小百家講壇、經典研習營等活動探索;建立完善閱讀聯盟、書香墨香校園等讀書機制,貫穿大中小幼的經典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

二、以“典”鑄魂,加強平臺資源機制建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自強。

一是建設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傳播平臺。今年3月,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一期)開館上線,并納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設語言國情、經典傳承、語言智能等7個主體板塊,以及數據庫、視聽館、互動體驗館等3個資源模塊。7月,語博移動端正式上線,實現“掌上可學、好玩好學、人人能學”。語博正積極推進后續建設,努力打造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的新窗口、新課堂、新載體、新坐標。

二是打造原創語言文化展示品牌。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續8年舉辦“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打造思政大課堂,引發全民學習經典的熱潮。舉辦5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形成“中國”系列賽事,也就是誦讀中國、詩教中國、筆墨中國、印記中國,以語言文字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吸引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關注經典,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三是建立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經典閱讀推廣服務機制。實施經典潤鄉土計劃,面向農村地區開展中華經典文化“鄉村行”“詩教潤鄉土”,助力鄉村振興。面向民族地區,開展“家園中國”活動,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廣西、新疆、內蒙古等地制作“跟著書本去旅行”特別節目,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四是建設支撐隊伍。培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建設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目前已認定122家。指導基地加強中華經典的研究闡釋、教育培訓、創新傳播及活動展示,如中國傳媒大學舉辦齊越朗誦藝術節暨全國大學生朗誦大會,北京語協舉辦“北京市民語言文化大講堂”等。

三、以“典”通心,強化交流合作,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一是多措并舉增強港澳同胞愛國精神,為近千名港澳教師開展中華經典專項培訓,為港澳15萬人次提供普通話水平測試服務;舉辦8屆中華經典誦讀、港澳展演交流、語言文化研習營,覆蓋超過25萬港澳師生。

二是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共建“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實現兩岸語言文化互通互聯和成果共享;舉辦4屆海峽兩岸與港澳大學生漢字創意大會、6屆兩岸學生語言文化夏令營,以中華語言文化為紐帶,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三是拓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開展海外中文教師中華經典研修活動,支持中國文字博物館、復旦大學等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舉辦《漢字》國際巡展、留學生詩文誦讀大會等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