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紅包抵用券報銷金額按什么報銷(有紅包怎么提醒功能)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每到大促時,各種優惠疊加算到我們頭疼。那么對于產品經理而言,電商場景下存在一個訂單中使用了多種優惠的場景,會涉及到退款和優惠平攤的規則,這時候該怎么設計才合適?作者結合具體案例,談談其中的邏輯。

在電商下單時,存在一個訂單中使用了多種優惠的場景,當多種優惠疊加時,涉及到商品的優惠平攤計算規則以及退款場景下的退款金額計算邏輯,本文用具體案例與大家分享多種優惠疊加時的詳細計算邏輯。

一、前提

價格為1分錢的商品不參與抵扣

系統保留2位小數,向上取整

“部分退款” 時優惠券不退;“全部退款” 時優惠券可退

二、退款分攤規則

1. 優惠券 + 用戶金額合并支付

A:全額退款:

訂單銷售價8.99 = 商品A銷售價5.01 + 商品B銷售價3.42 + 商品C銷售價2.13 – 優惠券抵扣金額1.57

此時,用戶發起全額退款,則:用戶實際獲得:商品原價(5.01+3.42+2.13)* 100% = 10.56元( 實付8.99元+優惠券1.57元)

B、部分退款(抵扣金額平攤法):

備注:在優惠平攤時,需要按照商品價格進行正序排列,使得商品價格高的排到最后,避免發生最后一個商品的價格不足抵扣的情況

此時,將優惠券抵扣金額平攤到各商品上,各商品的實付價格為:

商品A實付價格= 5.01 – (1.57 * (5.01/(5.01+3.42+2.13)))= 5.01 – (1.57 * 0.47) = 5.01 – 0.73= 4.28

商品B實付價格= 3.42 – (1.57 * (3.42/(5.01+3.42+2.13)))= 3.42 – (1.57 * 0.32) = 3.42 – 0.50= 2.92

商品C實付價格= 2.13 – (1.57 * (2.13/(5.01+3.42+2.13)))= 2.13 – (1.57 * 0.20) = 2.13 – 0.31 = 1.82(特別注意:這是錯誤計算方法)

商品C實付價格= 2.13 – (1.57 – 0.73 – 0.50)= 2.13 – 0.34 = 1.79(特別注意:由于精度問題,最后一個商品要用該商品的價格減去各商品優惠的價格)

商品實付金額計算公式:

①非最后一個商品的銷售價 = 該商品銷售價 – (優惠券抵扣金額 * (該商品銷售價/各商品銷售總價的比例))

②最后一個商品銷售價 = 該商品銷售價 – (優惠券總金額 – 第一個商品的優惠券承擔金額 – 第二個商品的優惠券承擔金額)

當對商品進行退款時,會涉及到退款比例,以退款比例80%為例。

(原則:為防止被薅羊毛,商品實付金額和優惠金額同時乘以退款比例):

①用戶實付:商品實付金額乘以退款比例

退商品A時,退款金額 = A商品實付金額*80% = 4.28*80% = 3.42 (故A商品退3.42元)

退商品B時,退款金額 = B商品實付金額*80% = 2.92*80% = 2.33 (故B商品退2.33元)

退商品C時,退款金額 = C商品實付金額*80% = 1.79*80% = 1.43(故C商品退1.43元)

②優惠模塊:部分退款時,優惠券不退

2. 紅包 + 優惠券 + 用戶金額合并支付:

A:全額退款:

將紅包、優惠券、用戶余額原路退回

訂單銷售價8.00 = 商品A銷售價5.01 + 商品B銷售價3.42 + 商品C銷售價2.13 – 優惠券抵扣金額1.57 – 紅包抵扣金額0.99

此時,用戶發起全額退款,則:用戶實際獲得:商品原價10.56 * 100% = 10.56元( 實付8元+優惠券1.57元+紅包抵扣金額0.99元)

B、部分退款:

平攤順序:優惠券 > 紅包 > 用戶支付金額

優先判斷是否滿足優惠券使用門檻

商品A實付價格= 5.01 – (1.57 * (5.01/(5.01+3.42+2.13)))= 5.01 – (1.57 * 0.47) = 5.01 – 0.73 = 4.28

商品B實付價格= 3.42 – (1.57 * (3.42/(5.01+3.42+2.13)))= 3.42 – (1.57 * 0.32) = 3.42 – 0.50 = 2.92

商品C實付價格= 2.13 – (1.57 * (2.13/(5.01+3.42+2.13)))= 2.13 – (1.57 * 0.20) = 2.13 – 0.31 = 1.82(錯誤算法)

商品C實付價格= 2.13 – (1.57 – 0.73 – 0.50) = 2.13 – 0.34 = 1.79(正確算法)

使用優惠券的商品實付金額計算公式:

最后,再將紅包抵扣金額平攤到各商品上,各商品的實付價格為:

商品A實付價格= 4.28 – (0.99 * (5.01/(5.01+3.42+2.13)))= 4.28 – (0.99 * 0.47) = 4.28 – 0.46 = 3.82

商品B實付價格= 2.92 – (0.99 * (3.42/(5.01+3.42+2.13)))= 2.92 – (0.99 * 0.32) = 2.92 – 0.31 = 2.61

商品C實付價格= 1.79 – (0.99 – 0.46 – 0.31) = 1.79 – 0.22 = 1.57

使用紅包的商品實付金額計算公式:

①非最后一個商品的銷售價 = 該商品用完優惠券的銷售價 – (紅包抵扣金額 * (該商品銷售價/各商品銷售總價的比例))

②最后一個商品銷售價 = 該商品用完優惠券的銷售價 – (紅包總金額 – 第一個商品的紅包承擔金額 – 第二個商品的紅包承擔金額)

a、當對商品進行退款時,需要判斷退款比例,以退款比例50%為例:

暫不考慮部分退款后,付款金額不滿足優惠券使用門檻的場景

①用戶實付:商品實付金額乘以退款比例

退商品A時,退款金額 = A商品實付金額*50% = 3.82*50% = 1.91(故A商品退1.91元)

退商品B時,退款金額 = B商品實付金額*50% = 2.61*50% = 1.30(故B商品退1.30元)

退商品C時,退款金額 = C商品實付金額*50% = 1.57*50% = 0.78(故C商品退0.78元)

②紅包模塊:優惠金額乘以退款比例

退商品A時,紅包金額 = A商品紅包抵扣金額*50% = 0.46*50% = 0.23(故A商品退0.23元紅包)

退商品B時,紅包金額 = B商品紅包抵扣金額*50% = 0.31*50% = 0.15(故B商品退0.15元紅包)

退商品C時,紅包金額 = C商品紅包抵扣金額*50% = 0.22*50% = 0.11(故C商品退0.11元紅包)

③優惠券模塊:部分退款時,優惠券不退

A商品實退金額:可退紅包0.23 + 可退金額1.91 = 2.14

B商品實退金額:可退紅包0.15 + 可退金額1.30 = 1.45

C商品實退金額:可退紅包0.11 + 可退金額0.78 = 0.89

b、用戶再次申請部分退款(再退50%,產生全部退款的效果):

當判斷退款比例達到100%時(也就是最后一次退款),用各支付方式的實付金額減去上一次的退款金額(防止精度丟失問題造成的金額錯誤)

故:

A商品再退金額:紅包0.23 + 退金額1.91 = 2.14

B商品再退金額:紅包0.16 + 退金額1.31 = 1.47

C商品再退金額:紅包0.11 + 退金額0.79 = 0.90

以及退出一張:0.73 + 0.5 + 0.34 = 1.57的一張優惠券

三、總結

1、價格為1分錢的商品不參與抵扣

2、在優惠平攤時,需要按照商品價格進行正序排列,將商品價格高的排到最后,避免發生最后一個商品的價格不足抵扣的情況

3、最后一個商品的實付價 = 該商品銷售價 – (優惠券總金額 – 第一個商品的優惠券承擔金額 – 第二個商品的優惠券承擔金額)

4、在退款時,商品實付金額和優惠金額同時乘以退款比例(不可先退實付金額后退券,否則在部分退款場景下會被用戶薅羊毛)

本文由 @我是PM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來源:遼沈晚報

年初春節時

微信推出了新版的紅包封面

你用過嗎?

趕在今年七夕(8月4日)之前

近日

“微信派”公眾號再發文宣布

新版紅包封面現已全面開放定制

在電腦端

登錄微信紅包封面開放平臺

選擇“我的紅包封面” ->“定制紅包封面”

封面類型選擇“新版封面”

上傳相應規格的

封面圖、封面掛件、氣泡掛件

圖片源于微信派

此外,紅包封面按個數收費

1元/個

若購買N個紅包封面

則N個微信用戶可領取并使用

有網友認為:

自己對這個功能需求很小

太復雜了、大可不必

網友評論

@NothingEverChanges:搞些花里胡哨的,不實用

@DDDDDiuuuuu:弄完了我不得給別人發才能炫耀嗎

@小林不會再脫發了呀:沒啥用的功能越來越多

也有網友反饋:

希望微信能夠聽一下

用戶更加迫切的需求和想法

網友評論

@沂璟:什么時候可以編輯已發的朋友圈

@喜阿遇啊你呀:什么時候朋友圈可以發live圖

@59和93:什么時候加新好友設置分組后別看之前發的朋友圈

@面面不是pabo:刪好友能不能互相提醒,或者一個人刪兩方同時都刪掉

來源:微信派、上海市消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