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油我不油天什么意思(我命由我不由天事例)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近期,“我命油我不油天”成了網絡流行語

還有人想把這句話注冊成公司名

立刻被深圳市監局駁回

@深圳市場監管 6月17日晚間

發布關于“我命油我不油天

(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擬設立)審批

被駁回情況的說明

2021年6月16日,有申請人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公司設立申請,擬成立“我命油我不油天(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十一條,“企業名稱不得有下列情形:……(七)違背公序良俗或者可能有其他不良影響”,我局認為,該申請不符合相關規定,予以駁回,審核意見為:“經審查,建議更改字號”。

網絡上傳播的駁回意見圖片標稱“經審查,建議更改字號,別搞些花里胡哨的”,查明系人為P圖、篡改審核意見,與實際不符。

來源:新浪微博@深圳市場監管

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人的命運真的是上天決定的嗎?

  從某種角度來看,確實是這樣的。

  比如你一定會死。

  再比如,這輩子,你一定會呆在這個星球上(星際移民太遙遠了)。

  你沒有辦法改變你的父母,你的出生家庭,你的基本外貌。

  很多東西一出生就注定了。

  還有一些后天發生,并且已經注定的。

  像我是近視眼,我可以保證,我的后半輩子都會是近視眼。

  如果有哪位朋友不幸,摔斷了腿腳,我敢保證,你下半輩子都會是殘疾。

  現在你發現了嗎?很多東西真的是命中注定。

  我們在平時,尤其是在學校的時候,學到了太多的雞湯文,什么“有理想,并為之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

  現在看,真的很幼稚。

  在哲學上,這叫唯意志論,俗話叫:“人定勝天”。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或許是因為沒有宗教的影響,這種說法特別發達,陳勝的經典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響徹千年,激勵著無數人為之奮斗。

  我不是完全的宿命論者,人的主觀能動性我還是認可的,但那種無限度的夸大人的意志力、人的主觀能動性,我真不敢茍同。

  靜下心來想一下,我們憑自己能力能改變的東西,真的太少了。

  像上面那句話:有理想,并為之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

  我上初中的夢想就是當皇帝,在當今社會,哪怕我付出一萬分的努力,也不能成功。

  哪怕回到封建社會,人人都有當皇帝的夢想,都為了它努力奮斗,什么殺兄弒父、叛亂造反、屠殺顯威,各種兇狠毒辣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已經努力的過分了吧,但你仍然很難獲得帝位。

  為什么呢?

  假設古代中國有一千萬人口,但是帝位只有一個,那么你當皇帝的概率只有一千萬之一,比中彩票還小啊。

  人人都為之努力奮斗,但獲勝者只有一個,他成功了,你就失敗了。那么,有理想,并為之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這句話對你就不成立。

  當然,我們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目標縮小一點,不當皇帝,當官,并為之不懈的努力,你會發現,同樣困難。

  以清朝為例,人口四億,但全國官員總人數,不超過三萬,我們就算以三萬為計,你當官的概率也只有萬分之一不到。

  我們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千人競爭一個崗位,就覺得很難了,但現在是萬分之一啊。

  一萬個人考第一!

  你在你們年級考第幾?

  我學習已經很好了,都沒有達到過。

  現在,我們在生活中,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讀書人,當上大官之后,說出的各種“有志者,事竟成”的感慨之語,激勵后人,我覺得都是幸存者偏差。

  那些努力,但沒有達成目標的,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失語了,而他們恰恰是常態:你這一輩子,注定當官的概率很小很小,萬分之一不到。

  可以說,你是注定不會當官的。

  回到現在,我再設定一個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取大明星楊M為老婆。

  你認為我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實現?

  我覺得我還不如去買彩票,你覺得呢?

  這可以說是注定的。

  再來,

  我是一個近視眼,那么我沒辦法從事開飛機、射擊、拳擊、游泳等職業,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了?

  我還可以舉很多很多命中注定的東西。

  那么,這些命中注定的東西對人一生的影響有多大呢?

  我們的傳統文化其實是非常短見的,分析一個人成功,不從那些不可改變的東西上著手,偏偏喜歡分析一個不可捉摸的意志力,可能是為統治者洗腦,也可能是分析意志力不會侵犯到自己的既得利益。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那些不可改變的東西:弄懂了它們,我們才知道如何過好這一生。

  假設我們不出生在這個星球上,而是出生在宇宙的另一顆星球上,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就不分析了。

  也不談政治這種敏感的東西。

  我們就從緯度帶來著手,假設你出生在赤道上,和你出生在北緯50度上,你覺得你的人生會一樣嗎?

  不一樣的。

  光和熱只要差一點點,哪怕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也會對你的人生性格起著巨大的塑造作用。

  我們人類的總體命運,光熱(太陽與地球的距離)起著決定性作用。

  但是這個東西不可改變,我也不展開分析。

  我從我們最熟悉的開始吧,從小老師和家長告訴我們,好好學習,我們一定能改變命運。

  我們的命運掌握在我們的手上!

  《哪咤》里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細細分析一下,我發現這也是注定的。

  首先,好好學習,這就不是你能決定的!

  你能保證你一定能好好學習嗎?

  老師讓你好好學習,你就能好好學習?

  那教育豈不是太簡單了。

  而且,哪怕你好好學習,你也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績啊。

  你能否好好學習,是由你天賦決定的,也是由你后天的生活環境決定的,你不能決定!

  你在某一項科目上沒有天賦的話,你花費再大的力氣,也不一定能將其學會。

  雖然普通人的天賦相差不大,努力可以彌補,但是“努力”這個動力,也不是你能掌控的。

  你愿不愿為之努力,與你的基因有關。

  假如你的基因可以合成“努力”這個蛋白,那么在遇到適當的環境下,“努力”這個動作就可以被激活,但一旦沒有,無論如何你都不會為之努力。

  這東西,我覺得是注定的。

  我舉我的例子,我學習很好,文科,當年我們縣的高考狀元,我為什么學習那么好呢?

  我現在回想起來,一方面有天賦的原因,另一方面與我內在的性格有關。

  我從小缺愛,是一個討好型人格。

  我之所以學習好,是因為想要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如果沒有這一點,我肯定不會好好學習。

  可以說,我的討好型人格成就了我。

  但是,我的這個性格是我可以決定的嗎?

  不是啊。

  這是我的出生家庭、我的生活環境決定的。

  而我的生活環境,又是由我們出生的年代、過往家族歷史、放大了說國家歷史,再放大了說,我們所處的整個星球位置決定的。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我是一個宿命論者,連努力都不是由我們決定的,那還有什么是我們決定的?

  是的,我覺得我們能決定的東西太少太少了。

  不要夸大人的意志力,像比爾蓋茨之前說的,把我扔進了沙漠里,遇見一只商隊,我也能成為億萬富翁,這絕對不可能實現。

  成功的人,總會夸大自己,像在海水中裸泳,只有退潮后,你才發現自己光著身子。

  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平臺的力量,離開了平臺,你什么都不是。

  再次回到剛才的問題,這么多注定的,那我們能決定什么呢?

  在這里,我先聲明,我不是徹底的宿命論者。

  我認為,有的東西是注定的,但有的卻不是。

  比如我們一定會死,這是命中注定的,但我們什么時候死,這能注定嗎?

  有可能你會健健康康活到八十歲,也有可能你一不小心,明天被車撞死,有太多外在因素你不可控制了。

  如果連什么時候死都是注定的,那不如大家都去算命吧。

  既然談到“注定”,那我們就要談注定什么,我們平時談的最多的,就是你這輩子是否注定能升官發財吧,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成功。

  前面說了,如果你的成功,是要當皇帝,那么注定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的成功是要當大官,可能性也很小,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當公務員,其實是可以一試的,想要升官發財,更加有可能實現。

  你的目標越寬泛,你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怎么做呢?好好學習吧。

  前面又談了,能否好好學習,也有一定程度是注定的,你的內在是注定的,但是外在是可以改變的。

  其實,你的內在性格是沒有必要改變的,你也改變不了。

  關鍵是,你內在的性格遇見不同的外在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一個效果,可能就會加大概率讓你成功。

  你要相信,這世界上讓你百分百成功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還是我的例子,我學習好,是因為:我的討好型性格、虛榮+老師表揚,這樣一個組合而帶來的。

  假設我的外在環境變化一下,我不可能學習好。

  現在你明白了嗎?如何用注定的東西來獲得成功?

  那就是為你的性格尋找一片合適的環境。

  畢業之后,我落魄了,因為原本我成功的環境改變了,社會不比學校。

  由此,我得出的結論可能與很多你熟知的知識不大一樣:

  要成功,你永遠不能改變你自己,你只能改變你生活的環境。

  大眾熟知的常識是:想要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

  我認為那愚蠢至極。

  你不可能改變你的本性,你只能壓抑它。

  相比于改變外在環境,改變你自己要困難許多,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那么,該怎么樣改變你外在的環境呢?

  從絕對的角度來說,改變外在環境也是比較困難的,比如從宏觀上來講,要改變你生活周邊的光熱降水,你沒那個能力的,全世界人一起努力,也只不過讓全球氣溫上升1攝氏度,想讓屋子里的溫度上升或下降一度,要開空調,而且要把門關上。

  想改變你外在的人際關系,相當于要改變別人,那不可能的。

  你連你自己都沒辦法改變,拿什么來改變別人呢?

  既然如此,那我為什么還要說要改變外在的環境呢?

  客觀環境你是沒辦法改變的,或者很難改變,但是客觀環境是多樣的,你可以選擇環境啊。

  我想起了孟母三遷的故事,我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睿智的行為。

  在第一個環境里發展不順心,你可以去第二號環境,在第二號環境發展不順心,你可以去第三號環境……一直找到適合你本性發展,能發揮你價值的環境。

  比如我,我是一個討好型人格,在別的環境里,恐怕我是一個懦夫,沒有人喜歡我這樣的性格,但是一旦我討好型的人格和一個喜歡表揚的學校結合起來,那就非常棒。

  一個人的成功必然是個性(無法改變,只能壓抑)+社會環境(很難改變,但整個地球上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二者綜合起來的結果。

  你到現在還沒有取得成功,不是你的錯,是你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錯。

  假如你在你生活的環境里,過得非常糟糕,一點也不開心,我建議你換一個地方。

  在新的環境里,你的性格仍然不會變,但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所謂:樹挪死,人挪活。

  除了選擇環境以外,你還可以小范圍的改變自己的環境,給自己的環境里增加新的或者減少舊的東西,著重強調一點,這里是小范圍的,大范圍的改變,前面說了,你是無能為力的。

  還是以我的例子,之前我的生活很無趣,事事不順心,工作難找,碼字電腦卡,真的快要氣瘋了。

  但是自從我買了新的智能手機和電腦之后,還是原來的出租屋,但我感覺我的心情舒暢多了,每天碼字那種郁悶的心情減輕了一大半,在新的智能手機里面我下載了好幾個找工作的APP,找工作變得沒有那么困難了。

  還有很多購物APP,以前我雖然知道,但因為手機硬件的緣故,從來沒有下載下來用過,現在購物可以省下來很多錢。

  我感覺我的生活前進了一大步。

  你看,僅僅一個小小的外在環境改變,我的人生軌跡便出現了改變。

  現在,再一次總結一下我的成功公式:個性(不可改變)+外在環境(難改變,但多樣)=成功。

  你不可能在外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自身。

  于是,如果你失敗了,少找內在原因,多找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遠遠比你內在原因重要!

  廣而言之,外在的環境遠遠比我們人類本身重要,因為我們人類能有今天,是環境(地球、太陽)創造了我們,而不是我們創造了環境。

  同樣的,在工作中,平臺創造我們,而我們很難創造平臺。

  從地球到平臺,再到一部手機、電腦,外在環境越縮小,越有能被改變的趨勢。

  你要相信,你所有的成功,都是你的個性遇見了適宜的環境。

  當然,也有人給我舉反例,說歷史上誰誰誰通過改變自己的性格,而功成名就。

  我告訴你,不可能的。

  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你的基因和原生家庭決定的,而這兩樣東西,你是沒辦法決定的。

  后面人生,哪怕個性會改變,也只會改變那么一點點。

  歷史上所謂的改變,其實都是壓抑自己的本性,或者釋放自己的本性。

  這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什么克己復禮啊。

  而人類之所以發展,恰恰是因為釋放了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的天性(文藝復興)。

  這一點我其實挺佩服西方的,你看他們的教育,比較偏重于學生的本性發展,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順此再找到合適的環境,然后做出一番作為。

  而我們上學階段,一般都很壓抑,強迫學生學習,迷失了本性,結果到了社會,渾渾噩噩,十分迷茫。

  我在這里要強調一下,其實你順著本性去做,遠遠比你強迫去做要好很多。

因為強迫是要消耗能量的,而且是一大把能量,與其你把能量消耗在改變自身上,不如用在尋找恰當的環境上。

我們東亞人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這種無用的消耗上,產生了許多無用的經濟。

  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人可以改變一切,人的意志力超越宇宙。

  這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歷代王朝都是建立在戰爭基礎上的,多是壓迫性行為,我在這里不展開討論。

  現在的量子力學也證明了,人的意識不是獨立存在的,包括我們周圍的環境,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主觀和客觀不可分。

  綜上,我要說明的是,如果你感覺前途迷茫、生活不快樂、一切都糟糕透頂,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自己的毛病,而是周圍環境的問題。

  知道自己的個性,然后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

  往小了說,整理屋子、整理著裝、打扮自己、鍛煉身體、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物品,都可以讓自己的生活美滿起來。

  往大了說,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找到擅長自己發展的平臺或者領域、和喜歡的人交往,你的人生才會翻開新的一頁。

  如果你原地不動,單單靠雞湯和領悟,希望能找到一把解開人生大門的鑰匙,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真知。

  還有不要寄希望于讀書,讀書只是一種獲得信息的方式,遠遠沒有你想的那么偉大,大自然、社會才是一本真正的大書,一個良好的社會平臺,比你讀一萬本書都有用。

  寫到最后,我又想到了小說創作。

  有那么一句話,小說中人的居住環境不是獨立存在的,他房間的家庭布置、裝飾、家具,和他的性格息息相關。

  要看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性格如何,看他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性格或者狀態如何嗎?

  看你的房間亂不亂,你像我一樣,房間一團狗窩,那肯定生活一團糟。

  這算是一個佐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