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喜歡甜味易分解的食材是什么(白蟻最喜歡什么味道)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張昊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蜜蜂、螞蟻以及白蟻一類社會性昆蟲可以說是動物世界中不折不扣的勞動模范。在群體中占絕大部分的工蜂(蟻),日夜無休的辛勤勞作,為整個群體的社會運轉提供能量。有些螞蟻種類的一部分工蟻還會發育出強大的大顎,成為兵蟻。它們不但要在日常勞動中多出力,往往還要用自己的生命與入侵者殊死纏斗。

來源:Freepik.com

社會性昆蟲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全碾壓獨立昆蟲個體,這也讓不少生物打起了"吃大戶"的主意。比如,很多種生物專門棲息在蟻巢附近乃至蟻穴之中,行欺男霸女巧取豪奪之事。這種主動接近螞蟻社會,從螞蟻的社會生產過程中獲取好處的生物有個專屬的名字,叫做好蟻生物

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恩怨情仇恐怕一本書都寫不完,我們今天就來講幾個它們之間的故事,相信你讀完后定會拍案叫絕。

來源:Freepik.com

貴圈太亂,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復雜關系

好蟻生物和螞蟻間的關系極為復雜,寄生、共生、捕食、被捕食,無法一概而論。而好蟻生物本身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單(多)細胞寄生蟲、甲殼類、倍足綱、鼠婦蟲、蟋蟀、衣魚目、虻以及蝴蝶等都可能在生命歷程中的某個階段乃至全部階段和螞蟻產生交集。目前記錄在案的好蟻生物有17個目、130個科、350個屬以上,總計千余種。

好蟻生物的研究先驅Wasmann早在1894年就對好蟻生物做出了劃分。根據它們與蟻群的"外交"關系,好蟻生物被分為友好型、無視型和敵對型。除此之外,還有寄生和營養共生兩種補充形態,對于這幾種類型我們分別舉例介紹一下。

螞蟻與蚜蟲,來源:Freepik.com

靠臉吃飯的友好型好蟻生物

友好型好蟻生物,蟻群對它們較友好,不僅不會主動對其進行攻擊,還可能會把營養物質喂給這些生物。但有趣的是,蟻群似乎完全沒從它們身上獲得益處。顯然,能在蟻群白吃白喝沒點本事也是不行的。

友好型好蟻生物的秘訣就是欺騙。螞蟻的視覺非常差,但是觸覺和嗅覺很靈敏,它們依靠分辨同類身上的氣味以及觸感來識別敵我。友好型好蟻生物深諳此道,它們通過種種偽裝令蟻群上當受騙。

行軍蟻是亞洲熱帶雨林中常見的螞蟻種類,它們以頻繁的"搬家"和"長征"等行為而著稱于世。一種叫做共生性隱翅蟲的生物善于將自己偽裝成行軍蟻的一員,它們不僅騙吃騙喝,連走路都懶得動腿。在翻越樹根一類障礙物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行軍蟻用有力的大顎"鉗"著它們的觸須,協助其進行攀爬。

行軍蟻的工蟻和兵蟻,作者:Alex Wild

腰硬頭鐵的無視型好蟻生物

無視型好蟻生物:蟻群往往會無視它們在蟻巢中的存在,既不攻擊也不愛護。它們在蟻巢中過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鬼祟生活,靠偷吃螞蟻的營養、排泄物乃至幼蟲過活。

蟻群是戒備森嚴的封閉社會,作為異類能夠被大家無視當然也得靠坑蒙拐騙。無視型好蟻生物同樣會有意識地讓自己攜帶著周圍螞蟻的氣味,但與友好型相比,它們的手段要糙的多,只能盡量保證"不暴露",做不到像友好型一般被"奉為上賓"。

日本一種常見的蟋蟀體型很小,它們常常生活在蟻穴中,偷吃螞蟻帶回來的動物殘骸。由于自身并不能產生螞蟻身上所攜帶的氣味分子,它們的策略是恬不知恥地往螞蟻身上蹭,以讓自己"粘"上螞蟻的氣味。

有趣的是,它們一旦脫離蟻群一段時間,具有保護作用的氣味會消失,再次進入蟻群就很可能遭遇攻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蟋蟀會定期和巢內的螞蟻發生"親密接觸",主動"擁抱"后者,以讓自己身上攜帶的氣味不會消散。

蟻群中的小蟋蟀(Myrmecophilus tetramorii)

殺人越貨的敵對型好蟻生物

敵對型好蟻生物:蟻群一旦發現它們就會做出攻擊反應。既然蟻群不愿意跟它們交好,它們為什么還對螞蟻情有獨鐘呢?答案是這類生物往往是螞蟻的天敵,以獵殺螞蟻或者搶劫螞蟻的物資為生。

敵對型好蟻生物往往擁有螞蟻個體無法抵御的強大力量,索性也就懶得裝做同類,真刀真槍地跟螞蟻"硬剛"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食蟻獸應該也算是這個類群。

中歐闊葉林中生活著一種小型肉食蜂類,它們與蜜蜂不同,沒有自己的社會性集團,雌蜂在朽木中筑巢,并在其中產卵養育幼蟲。它們的食譜非常單一,是一種特殊的螞蟻。雌蜂平時就在林間尋覓這種倒霉螞蟻的巢穴,一旦發現落單的個體就用毒針將其麻痹,然后拖回自己的巢穴。

被麻痹后的螞蟻雖然暫時不會死亡,但已經失去了反抗能力。在這種蜂的巢穴中,常常發現大批還沒有來得及被幼蟲吃掉的螞蟻。

△伺機攻擊螞蟻的肉食蜂(Stylogaster sp.),來源:
https://www.goo.ne.jp/green/life/unno/diary/201801/1517128870.html

殘酷詭譎的寄生者們

除了上述三種好蟻生物,寄生者和營養共生型生物也常常出現在螞蟻的族群中。這里的寄生者與友好型好蟻生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寄生者往往會侵害螞蟻的個體。例如,寄生在螞蟻的體表或者體內,以多細胞的低等寄生蟲為主,但偶爾也有其它昆蟲會寄生在螞蟻體內。

歐洲的一種寄生蠅直接把寄生對象選定為了某種螞蟻的"處女蟻后"。后者是指蟻群中有翅的性成熟雌性,將來會脫離蟻群另立山頭,也叫"公主蟻"。

當這些被寄生的新蟻后們到達拓殖地開始產卵時,它們的卵巢早就被寄生蠅的幼蟲吃光,產下的卵也早已不是螞蟻卵,而是一頭寄生蠅的蛆。這只蛆很快就會化為蛹,而蛹與螞蟻幼蟲看起來非常相似。新蟻后們會對寄生蠅的蛹百般呵護,直到蛹羽化為蠅飛走,也無法弄清自己所遭受的殘酷命運。

和諧社會,營養共生

與蟻群有著營養共生關系的好蟻生物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很多昆蟲的幼蟲會分泌帶有甜味的汁液,這對于螞蟻來說是極好的營養,因此螞蟻會扮演保姆的角色,照顧這些幼蟲,保護它們的安全,這就是典型的營養共生。

而下面這個例子則正好相反,社會性昆蟲為好蟻生物提供食料,好蟻生物則向社會性昆蟲提供保護。

東南亞生息著一種小型甲蟲,體長只有5毫米,它們平時寄生在白蟻(不是螞蟻,但同樣是社會性昆蟲)的巢穴中,靠食用巢穴中的腐殖質為生。但"保護費"不是白交的,甲蟲在危難時刻會成為白蟻的"肉盾",保護整個巢穴的安全。

這種甲蟲有個"絕技",身體可以團成球狀,且護甲相當結實。團成球型的甲蟲恰好和白蟻巢穴的入口差不多大,它們沖到入口團成球狀,能完美地堵住來犯的敵人,于是,甲蟲就這樣成為了白蟻豢養的打手。

△團成球形的甲蟲(Madrasostes clypeale),來源:
http://dantyutei.hatenablog.com/entries/2009/05/02

勤勉的勞動者,社會性昆蟲們往往會被一些不懷好意的"懶漢"乃至"強盜"所惦記。當然,人類無法給大自然中發生的一切都附會上自身的主觀臆測。在這個星球上,雖然勞動者最美,但唯有進化才是終極標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夏天到了,天氣漸漸熱起來,如何防止蚊蟲叮咬?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醫師冷培恩、科普作家朱廣思為大家科普支招。

白蟻不是螞蟻?

雖然白蟻的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和螞蟻非常像,但它不是螞蟻,而是蟑螂!

白蟻是一個社會學昆蟲,在其蟻巢里有蟻王、蟻后,有補充型的蟻王、蟻后,有幼蟻、兵蟻和工蟻,到繁殖季節還有帶翅膀的長翅繁殖蟻。除了長翅繁殖蟻之外,白蟻的其他蟲態都是畏光的,大家能夠看到的白蟻一般都是長翅繁殖蟻。

白蟻有什么危害?

我們能見到的一般都是工蟻,每天都在辛苦地搬東西。它們不會主動攻擊人,沒有毒性,也不會傳播疾病。

但我們仍需要防范白蟻,因為其對房屋建筑、水庫堤壩、山林果園以及通訊設備等的危害極大。白蟻可以說是昆蟲中的粉碎機,不但能吃紙張和木材,連水泥和金屬都能消化。尤其是乳白蟻和散白蟻,由于消化能力很強大,能破壞房屋地基,嚴重時會造成墻體破裂、房屋倒塌,很多木質結構的古建筑更容易受到白蟻的危害。由于其危害具有隱蔽性、廣泛性、嚴重性和不可逆性四大特性,白蟻成為“世界五大害蟲”之一,和蠅、蜱、蚊、粘蟲并列。

晚上散著步,突然被白蟻包圍了怎么辦?

白蟻屬于建筑物害蟲,對木材、樹木以及由木纖維為原料的物品有危害,既不傳播疾病、也不叮咬人。紛飛白蟻趨光,一般會在燈光下聚集,如遇分飛白蟻,遠離它就行。

如何對付家中誤闖入的白蟻?

發現室外有白蟻分飛,立即關閉門窗,關閉室內燈光或拉上窗簾。

對已經飛入室內的白蟻,可用電蚊拍拍打,用氣霧殺蟲劑對著白蟻點噴,或者直接用手摁死。

如何處理不知何時在家里安營扎寨的蟻巢?

家里發現白蟻需要請專業人士,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或白蟻防制公司的專業人員,通過查找蟻路、分飛孔等白蟻活動跡象找到蟻巢的位置或方位,采取噴粉或噴液的方法,殺死蟻巢中的所有白蟻,尤其是蟻王蟻后、補充蟻王蟻后才算是獲得了滅治白蟻的成功。

自行處理,如用殺蟲劑噴殺分飛的繁殖蟻,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對整個蟻巢中的白蟻卻沒有一點用處。

為什么高層建筑還會出現白蟻?

白蟻繁殖時會飛,可以飛到比較高的地方。它們還會進入高樓的墻體縫隙、風道、暖氣管道、電梯井、自來水衛生設施、供電、電視線路孔、垃圾道等,進而進入室內危害建筑物。

而且白蟻具有趨光性,人類的房間中通常都有許多木材,又沒有食蟻獸、穿山甲等天敵,因此成為白蟻的樂園。

蚊子最愛O型血?

其實不是,真正影響蚊子食欲的是氣味,容易出汗又愛噴香水的人士才是它的菜。

此外,孕產婦等代謝率比較高的人群、著深色衣服的人群,以及大量飲酒,尤其是飲用啤酒的人都是蚊子眼里“行走的大餐”。

對于小朋友身上腫成“小山丘”的蚊子塊有啥好辦法?

蚊蟲叮咬吸血時,會將帶有抗凝血作用的唾液注入皮膚,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的蛋白質發動了圍剿,造成的局部的紅腫和瘙癢。腫塊的大小和瘙癢的程度跟個體的體質有關。可以在紅腫處涂抹清涼油、風油精、花露水等止癢。

其實,嬰幼兒防蚊最好用的是蚊帳。現在市場上主打“嬰兒驅蚊”概念的驅蚊手環、驅蚊貼等新型驅蚊產品也很多,但是經測試發現,目前最有效的驅蚊產品仍含有避蚊胺和驅蚊酯成分,其他產品不是完全無效就是效果微弱。

有些居民已經想自己上手配制藥水來滅除窗外綠化帶的蚊蟲,可行否?

蚊蟲活動處一般存在2-3個條件,一是有血源,雌蚊需要吸血,吸血為了給卵巢發育提供能量;二是有陰暗潮濕避風的棲息場所,比如室外綠化帶、水斗下、樓梯背面、窨井等,吸血后的蚊蟲、“下班”后的蚊蟲都會在這些環境棲息;第三是積水,胃血消化、卵巢發育成熟后的蚊蟲會尋找積水產卵。

居民可以購買殺蟲氣霧罐,對著窗外綠化帶噴霧;如果購買衛生用殺蟲劑,需要根據商品外包裝上的提示,按比例稀釋殺蟲劑,用噴霧器對著窗外綠化帶噴霧。需要注意的是所購買的殺蟲氣霧罐和衛生用殺蟲劑需要農藥登記證號,并且靶標有蚊蟲。問

在門窗處放置大蒜頭、大蔥能防蚊蟲嗎?

大蒜頭、大蔥沒有防蚊驅蚊的作用,網上可以查到一些有驅蚊作用的植物,這些植物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驅蚊作用,但是種植這些驅蚊植物的驅蚊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蚊蟲密度比較高的環境,并不能保護我們免除蚊蟲的叮咬。

居家環境應安裝紗門紗窗防蚊飛入室內,可使用蚊香、殺蟲氣霧劑來驅蚊、滅蚊,但要購買具有農藥登記證的產品。

此外,殺蟲氣霧劑用起來雖然方便,但噴灑過量對人體也會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家中使用殺蟲氣霧劑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中毒。在廚房使用殺蟲劑時要加倍小心,噴灑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不要對著明火噴霧,氣霧劑屬于易燃易爆品。噴藥時要遮蓋魚缸,魚蝦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敏感。

有沒有什么滅蚊的殺手锏?

蚊子繁殖于水中,從產卵到幼蟲再到成蛹,都是在水里完成。因此,防蚊、滅蚊關鍵是減少蚊蟲孳生場所,清除積水,從源頭上減少蚊蟲數量。做好單位、家庭環境衛生管理,積極參與和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清潔室內外環境,清理各類積水,清除廢棄雜物、衛生死角,減少蚊蟲孳生環境。

個人如何減少被蚊蟲叮咬的幾率?

1、常洗澡,少用香水

常洗澡,保持皮膚清爽,流汗時及時擦去汗液,可以減少汗液氣味對蚊蟲的吸引。

2、戶外運動時穿淺色衣服

在蚊子較多的地方活動時,盡量穿淺色的長袖衣服,同時要穿襪子。

3、使用驅蚊劑

白天在綠化帶、林帶等處進行戶外活動時,在暴露皮膚上涂抹驅蚊液(含驅蚊酯或者避蚊胺等),一般保護時間2-4小時。

(綜合上海科協、科普中國)

來源: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