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樂園大亨多少錢(游樂園大亨中文版)


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最近,昆凌因為在INS上發(fā)了一張風景照,被指出和侯佩岑之前發(fā)過的圖一毛一樣。

雖然事后昆凌也出來解釋說,這張圖片是建商發(fā)給她的,但依然引起了廣大吃瓜群眾對她、侯佩岑,以及周杰倫之間的各種猜測~

八卦的事我們今天暫且不提,讓后知后覺的范主驚訝的是:侯佩岑什么時候開始混名媛闊太圈了?

在關穎的一段新INS當中,她和侯佩岑,以及蔡依倫等一眾臺灣地區(qū)的闊太名媛正“打得火熱”,各種凹造型,畫風emmmmm…確定這是當年被關穎內(nèi)涵過的侯佩岑嗎?

再一看合照,相似的著裝、同樣的妝發(fā)、分不出你我的氣質(zhì)…簡直要把范主剛剛治好的臉盲癥又給弄復發(fā)了(里面究竟都有誰,答案一會兒揭曉)~

中國臺灣的闊太圈,你可能只聞其名不識其人,她們究竟有啥背景,如何打成一片,有啥共同點,今天就讓我們從關穎曬的這張闊太聚會照開始聊起~

----------我是分割線----------

合影姐妹情深,其實“尊卑有別”

不管再哪兒,名媛貴婦的合影,向來比較“精彩”。

《三十而已》里的貴婦合影名場面,站C位的是富了三代的李太太,緊挨李太太的馬太太、余太太,一個是李太太世交,另一個老公是游樂園大亨。三人旁邊是暴發(fā)戶王太太和生意走下坡路的劉太太,而太太們眼中的“洗腳婢”顧佳,只能站在最外圍。

這張被侯佩岑帶上熱搜的名媛合影,內(nèi)容同樣復雜。從拍照時站的位置、穿衣打扮、凹造型的方式,都能看出家世背景和圈內(nèi)地位的差距。


△ 核心人物:豪門千金貴婦

圖中的10個名媛里,關穎作為“臺灣第一千金”,顯然是一號人物。話說臺灣地區(qū)三大名媛圈里,其中一個就是以她為首的“日盛幫”(還有以孫蕓蕓、蔡依倫為首的微風幫和紅豆幫)......

雖然合影時,關穎站最右,但“走秀”第一個出場、INS上總結性發(fā)言、歡迎新人的,都是關小姐。所以C位究竟在哪兒,大家細品~

關穎是標準的白富美,家世雄厚,父親陳國和是身價40億新臺幣的日盛集團總裁,母親蔡淑媛是蔡萬春的女兒。

科普一下:蔡家是臺灣地區(qū)五大家族之一,關穎的外公蔡萬春上世紀60年代創(chuàng)立國泰集團,70年代末就把生意做到了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建筑、食品、電子等各個行業(yè),在當?shù)叵喈斢袑嵙Γ?/p>

出生在有錢有地位的家庭,關穎當然有任性的資本。她在美國讀完藝術,又回來混娛樂圈,還“抽空”寫了本diss上流社會的《上流感》。

擇偶方面,關穎談過豪門貴公子(蔣友柏),也和娛樂圈同行在一起過,最后選擇了畢業(yè)于UCLA的金融男朱志威。和“打工仔”結婚的原因,應該就是她在康熙來了說的,有錢公子哥難相處、自私、自以為是......

這種“挺直腰板”生活的白富美,在名媛圈里,也很招人羨慕了~

站在正中間的蔡依倫(名媛圈的”紅豆幫“幫主)和弟妹林牧潔(站關穎旁邊),同屬本次聚會的“二號人物”。

照例給大家科普下“紅豆幫”。紅豆姐妹蔡依倫、蔡依珊所在的蔡家,不僅經(jīng)營著紅豆食府,還是政治家族聯(lián)姻的高手。

嫁得最好的應該是蔡依倫的姑姑蔡惠媚,她的老公是蔣經(jīng)國兒子蔣孝武。“紅豆小妹”蔡依珊的老公,則是連戰(zhàn)的長子連勝文。

“紅豆大姐”蔡依倫雖然沒有嫁進政治家族,但老公是倫華集團總裁林靖倫,條件也非常不錯了~

嫂嫂林牧潔是“威騰船務千金”,嫁給蔡家大公子蔡篤清不算高攀,加上“紅豆幫”互相站臺,在名媛圈各種吃得開。

(從左至右為:蔡依倫、蔡依珊、林牧潔)

站在侯佩岑和李靚蕾中間陳妍嵐,身份也比較顯赫,她老公是江俊德,?;鶗麻L江丙坤的長子。嫁入豪門以后,開了一個花藝公司,INS上標注的也是“文華國際花苑總監(jiān)”。

不過這次聚會中,陳妍嵐是“新人”,所以沒和關穎、林牧潔站在一起,拍照時表情也有幾分拘謹。

△ 混圈名媛:富二代、明星老婆

照片里家世處于“第一梯隊”的名媛就給大家介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名媛,背景沒有那么“硬”,以富二代和明星老婆為主。

幫臉盲的朋友復習下功課~

長相有“小孫蕓蕓”之稱的Sami香蜜拉,是合照那天買單的人,所以站在中間位置。她之前和歐弟談過戀愛,在大陸還是有一些認知度。

這段戀情當時就不太被看好,因為男女雙方家境差距太大。據(jù)說Sami父母早年移民巴西,生意做得很大,名嘴胡瓜還是她干爹。她之前在綜藝節(jié)目里透露過,“從小零用錢就無上限,銀行卡、支票都可以自由使用”。

照片里,相對邊緣化的,就是明星的老婆了。

王力宏老婆李靚蕾、陶喆老婆江佩蓉、林志穎老婆陳若儀

王力宏老婆李靚蕾是哥大畢業(yè)的,學歷還比較“拿得出手”。

李靚蕾的媽媽李瑤敏拍過電影,后來靠投資、開公司賺了不少錢,傳聞她和南僑集團的會長陳飛龍還是紅顏知己.....

拍《喋血風云》時的李瑤敏

陶喆老婆江佩蓉,則是東順五金行的千金,和普通人相比,條件也還可以~

林志穎老婆陳若儀家境信息有點少。她上綜藝時,也被大家吐槽過“不夠自信”。

△ “人造”名媛:侯佩岑

最后說下侯佩岑。侯佩岑的家庭背景,和前幾位名媛都不同,她是一個被媽媽林月云,親手設計、培養(yǎng)出來的“人造名媛”。

侯佩岑是林月云和有婦之夫的侯世宏未婚懷孕生下的孩子。

后來見“轉(zhuǎn)正無望”,林月云又撬閨蜜墻角,和蔡萬春(關穎外公)女婿邱嘉雄維持了三十多年的婚外情,邱嘉雄也成了侯佩岑繼父。

雖然母女倆的身份都比較尷尬,但林月云還是把“私生子”,培養(yǎng)成了永遠掛著笑容的甜心主播。

她送女兒讀名校,要求孩子隨時保持禮貌。據(jù)說侯佩岑中學時期,有天晚上看電視比較晚,林月云問她“為什么還不睡覺”,侯佩岑回了句“你還不是沒睡”,就被潑了一身牛奶......

關穎的《上流感》里面,就有映射侯佩岑和“爸爸”邱嘉雄相處時,“懂事”的段落:

“我聽過一個有小孩的女人,被一個富商長期包養(yǎng),連不是親生的小孩都喊他Daddy,那小孩后來在美國念名校、開名車,只跟上流社會的第二代來往,就像她也是那個家族的一分子,那是上一輩的價值觀,也默默地影響到下一輩的故事。 ”

邱嘉雄這個“繼父”當?shù)靡蚕喈敗暗轿弧保粌H在侯佩岑和金融男黃伯俊結婚時,以父親身份出席婚禮,去世后還給這對母女,留下了大把遺產(chǎn)。

在“出生證是入場劵”的臺灣地區(qū)名媛圈,侯佩岑的出身,按理說根本混不進去。但她不僅做到了,還和diss過她的“大姐大”關穎冰釋前嫌當姐妹↓↓↓

感情方面,雙商極高的侯佩岑,也輕松捕獲了一批優(yōu)質(zhì)男。

當年和周杰倫在一起時,杰倫為了她對記者大打出手。另一位前男友連勝文,據(jù)說也一直沒有忘記她,和蔡依珊訂婚時,還把將老婆名字叫成了“佩珊”。

能在名媛圈游刃有余,成為各個前男友心中的白月光,不得不說林月云“教女有方”......

凍齡外表、大長腿一個都不能少

△追求吹彈可破的無暇肌

臺灣地區(qū)的闊太整體比較“小家碧玉”,氣質(zhì)大部分偏溫婉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一群人經(jīng)常在一起玩的原因,彼此之間還喜歡一樣的妝容和發(fā)型,連樣貌也變得無限接近了。

合照時來個“疊羅漢臉”,看得人臉盲癥又加重了幾分……

外加一鍵啟動“十級美顏”,皮膚倒是變得毫無瑕疵,但誰是誰更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了。

大概是為了合照不輸,她們在保養(yǎng)方面可是下了大功夫。

不管年齡大小,一張精致無瑕疵的臉都是標配,同時還得有幾分減齡和顯嫩的效果,才可以稱得上是標準的“闊太臉”~

有幾個孩子,兒子是不是比你高都不重要。飽滿紅潤的面頰、吹彈可破的肌膚,才是界定她們生活優(yōu)越程度的標桿。

Elaine的老公就曾調(diào)侃說,自己的老婆越來越年輕,一起合照甚至有點像父女了~

△熱衷貴婦妝品

在護膚品上,臺灣地區(qū)的貴婦們也是舍得花大價錢的。

她們的化妝臺上經(jīng)常能看到La Prairie、La Mer等成套的貴婦護膚品,陳妍嵐尤其愛曬,她喜歡的還有雅詩蘭黛的高端線雙金白月光。

林牧潔則經(jīng)常在線宣傳吆喝合作的本土護膚品牌BéBé POSHé,功效也是抗老配方,什么阿爾卑斯山雪絨花、白松露、撫紋奇肌勝肽、活煥肌源…聽起來也都是有點厲害的樣子~

相對“接地氣”的陳若儀,外出旅行會曬護膚品,曬的單品也很日常。雖然也有CPB精華和CHANEL眼霜這樣的貴價品牌,不過雅漾噴霧和精華、Suqqu防曬乳這些都很友好。

其中也不乏一些她常用的平價精華、面膜等~

△大長腿是闊太圈“入場券”?

除了熱衷保養(yǎng),臺灣地區(qū)的闊太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各個都是“腿精”。不管身材高或矮,細長直的2米大長腿都少不了。

雖然腿長是不是打入闊太圈的“入場券”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她們拍合照的制勝法寶除了愛馬仕之外,就剩下腿長了。

比如林志穎老婆陳若儀在這張照片里主動蹲下降低身高,卻“不經(jīng)意”秀出了超長的小腿,結果完勝眾人——我們的視線根本不可能從她的腿上移開好嗎~

比Elaine矮了一丟丟的關穎,合影時伸出一條腿,讓原本不分伯仲的兩人,硬是被關穎的左腿搶了鏡。

在一眾穿熱褲的闊太中,穿休閑長褲的林熙蕾若想不落人后,繃直雙腿、墊個腳尖是必不可少的。只要站得穩(wěn)、藏得好,自顧自美麗的其他太太們也很難察覺~

日常愛曬穿搭,愛馬仕不離身

在人人都能當時尚博主的時代,有錢有閑的闊太們自然也不會錯過曬穿搭、曬奢侈品的好機會。

△每次聚會都有Dress Code

她們是各大品牌的VVVIP,和時尚圈走得很近,出席個時尚活動什么的是常有的事。

一出鏡就要展示各種精致的行頭,聚會時更是不乏五花八門的Dress Code,時刻為曬照而準備著。

比如經(jīng)典的黑色或黑白配,就連續(xù)多次成為這群闊太聚會的指定顏色。

玩得嗨一點時,還有煙熏妝+鉚釘?shù)膿u滾主題趴,一下夢回20歲~

情人節(jié),自然要有粉嫩嫩的顏色作伴,夢幻又有公主風,畫風正對胃口。

誰家寶寶過生日了,還會來個牛仔主題趴,減齡從來都是她們的拿手好戲。

卡戴珊家玩過的20年代主題趴,貴婦們也玩得不亦樂乎。對她們來說,比華麗誰不會???

△闊太時尚博主人設凹不停

這群闊太當中,關穎算是最典型的“闊太時尚博主”了。她的OOTD從來不重樣,大牌輪番搭,再加上本身也屬于衣架子身材,各種風格都敢于駕馭,基本上是把曬穿搭當“副業(yè)”了。

必要時,還會拉著孩子們曬母女穿搭,時尚辣媽人設也是她不可或缺的標簽。

不過有錢并不代表有品,關穎不是沒有“翻車”的時候,死亡熒光色、俗氣大豹紋在她身上也是一言難盡。

和關穎一樣熱衷走時尚人設的侯佩岑,這兩年在時尚方面也很拼。疫情期間在家曬了不少穿搭,有自己的私服,也有品牌合作帶貨~

作為“穿搭博主”,侯佩岑的功課還是合格的。她的風格比較簡約耐看,大概是主播氣質(zhì)猶在,總覺得淺色系著裝,以及風衣、襯衫、西裝等職場裝更適合她~

△日常穿大牌,時刻愛馬仕

在《三十而已》里,包包是闊太身份的象征,現(xiàn)實生活中,包包對臺灣地區(qū)的名媛貴婦來說同樣重要。一起聚會,十有八九拿的都是LV、Dior、CHANEL級別的大牌包包~

當然,吸睛和站C位的,永遠是拎愛馬仕的闊太。無論走到哪里都很搶鏡,堪稱闊太聚會合照里的第一大女主~

最厲害的是關穎,不僅是愛馬仕控,還熱衷于秀自己的愛馬仕。從鱷魚皮到拼色,從大Size到手拿款,五花八門的Birkin和Kelly從來不重樣~

除此之外,Constance和Evelyne等款式她也不缺,用來搭配日常休閑裝,或者用手拿包搭配吊帶裙,一看就是愛馬仕的超級VIP~

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曬愛馬仕的姿勢。嗯,這個曬法,一點都不刻意~

侯佩岑日常也是愛馬仕不離身,經(jīng)常一套衣服配一個愛馬仕,壕到不要不要~

人家可不是為了打入闊太圈刷爆信用卡買的,早年主播時期,她就已經(jīng)是各種愛馬仕不離身了。

不過除愛馬仕之外,她還會拎Tod's、RV、Chloe、Loro Piana的包包,大部分是為了凹造型用的~

陳若儀則喜歡各種非常規(guī)款愛馬仕,雙肩帶款更襯她的風格~

她日常對大牌的喜愛度,大都體現(xiàn)在帽子等配飾上,CHANEL、Dior、Gucci的帽子不重樣。

△珠寶是闊太最好的朋友

珠寶是闊太最好的朋友,因此曬珠寶自然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侯佩岑和卡地亞走得很近,最常戴的就是他家的高級珠寶或當紅款~

她還經(jīng)常出席卡地亞的活動,動不動就戴著厲害的PANTHèRE DE CARTIER系列,這一套耳環(huán)、手鐲、戒指加起來,價格超過130萬~

林牧潔和愛馬仕走得很近,戴過他們家的高級珠寶。不過珠寶的風格略前衛(wèi),她用一黑一白兩身優(yōu)雅Look來搭配,并沒有太大亮點。

她還是宇舶的VVVIP,經(jīng)常戴宇舶腕表凹造型。

宇舶大大小小的活動、聯(lián)合藝術展等,她都是場場不落下。

日常開Party、帶孩子、凹造型...

雖然在合影的時候有“尊卑貴賤”,但名媛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太大差別。比如三天兩頭開Party~

或者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來一個“早餐聚”。參加完早餐Party的陳若儀,“回家剛好給hubby帶他最近喜歡的egg benedict”。

當然,除了開派對,帶孩子還是各位名媛的“主業(yè)”。無論是“名媛幫幫助”,還是家境普通的明星妻子,帶娃都要親力親為.....

有錢有閑的她們,也非常注意身材管理。練瑜伽是大部分貴婦的選擇~

最近也比較流行跳舞,不過關穎的排面明顯要大一點。

名媛貴婦們也經(jīng)常曬比較精致的食物。

偶爾做做飯,用烘培療愈自己......

總之,按照名媛的生活方式,把40歲活成20歲的模樣,應該沒有太大難度。

------分割線------

好啦,臺灣地區(qū)幾位名媛的故事就講到這里啦~大家對他們名媛的生活有什么感想呢?評論區(qū)留言,一起來聊聊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范出品:編輯 大寶 Josie | 運營 Tina

來源微信公眾號『商務范』(微信號:bfaner)

同人志,伏特加,老虎機。

電子游戲這個東西,是個西洋玩意兒,在影響到東亞國家日本之前,有不少從事傳統(tǒng)生意的日本商家,各自都有一攤生意,等到自家生意遇到瓶頸,或者看到新興市場有繁盛的苗頭,才紛紛轉(zhuǎn)戰(zhàn)游戲行業(yè)。

比方說任天堂,眾所周知他們家創(chuàng)業(yè)很早,山內(nèi)房次郎在1889開了家個人商鋪,靠制作花牌為生。等到孫子山內(nèi)溥掌管生意時,才轉(zhuǎn)向了游戲開發(fā)行業(yè)。在這之前,山內(nèi)家族的營生跟黑道,愛情旅館等總有些千絲萬縷的關系,從博彩,情色到玩具廠,再到電子游戲業(yè)巨頭,任天堂走了好長一段路。

那么其他有名的日本游戲廠牌,在轉(zhuǎn)行之前,都是靠什么來養(yǎng)家糊口的呢?這里舉出幾家有代表性的說說。

南夢宮:商場屋頂游樂場大亨

南夢宮創(chuàng)始人是中村雅哉,家里世代都是做火槍的,到了他爹那代因為火器管制,改做維修氣槍生意。原本他該是繼承家業(yè),繼續(xù)給人修槍,但對這門生意缺乏興趣,轉(zhuǎn)去橫濱學造船,將來希望當個船員,沒想到因為視力問題斷送了出海的夢想。

有一天,他看見橫濱松屋百貨商城的樓頂上,有一群爹媽帶來購物的小朋友,由于對逛商場毫無興趣,就在樓頂互相打鬧,這時他心生一計,把自家倉庫里閑置的兩臺木馬玩具,改造成了可上下?lián)u動的電動木馬,然后擺上商場樓頂,1次收費5日元,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靠這筆資金,中村在1955年成立“中村制作所”,專門從事游樂玩具制作,那會兒日本各大商場樓頂,幾乎都改造成了游樂場,做為商場的額外營收單元對外開放,整個60年代,中村就專門靠這些樓頂游樂場來賺錢。

到了70年代,中村在自家產(chǎn)品上面開始采用Namco的商標,1974年他收購了雅達利日本分部,逐漸在新興的電子游戲領域發(fā)力,3年后正式重組公司,改名南夢宮。

到了1979年,南夢宮推出了一款叫做《小蜜蜂》的街機游戲,下一年再推出《吃豆人》,至此徹底在游戲界站穩(wěn)了腳跟。

2017年1月22日,中村雅哉去世,享年91歲。

祝他老人家安息。

太東:猶太人販賣伏特加的貿(mào)易商

說起太東(Taito),大家腦海里第一印象應該是傳奇之作《太空侵略者》,這個游戲讓太東成為了街機游戲行業(yè)的大家,直到今天,Taito Station都是日本國內(nèi)最大的街機廳連鎖店之一。

不過創(chuàng)建太東的人,不僅不是日本人,而且當年做的生意也跟街機無關。

米哈爾·克根(Michael Kogan)是個烏克蘭籍猶太人,1917年俄羅斯國內(nèi)革命大潮興起,讓米哈爾于1932年逃到了我國的哈爾濱,當時那里正處在日軍占領之下。

日本在那時對猶太人持友好態(tài)度,并公開支持猶太重建主義,西方的德國納粹卻秉持種族優(yōu)先理論,逐漸開始虐殺歐洲猶太人,一時間大量猶太人都往遠東地區(qū)逃難。

抗日戰(zhàn)爭也于此時爆發(fā),日本當時尚未與德國,意大利結為軸心國同盟,但與兩國關系很好,一方面他們擔心對猶太人過于優(yōu)待會招致不滿,另一方面對猶太人手中的資金眼紅。在日本的“猶太人對策要綱”里明確表示,“不主動招收避難而來的猶太人,而對資本家,藝術家等有利用價值的人可以例外。”,基本上就是個模糊中間態(tài)度,當然相比納粹采取的滅絕主義,此要綱對米哈爾來說還是很有幫助的,1939年,19歲的他逃往日本,進入早稻田經(jīng)濟學院學習貿(mào)易。

1944年,米哈爾去到天津做貿(mào)易,1950年再度回到日本,成立“太東洋行”,這“太東”二字,后來有“遠東的猶太人”一說。

1953年進行重組,成立了太東貿(mào)易株式會社,成為了日本第一家在本地釀造,販賣伏特加的貿(mào)易商。

1972年再次改名為了太東集團,經(jīng)營目標逐漸轉(zhuǎn)向自動販賣機,桌面游樂機,老虎機等,直到1978年做出了《太空侵略者》,至此成為了街機游戲的大家。

1986年,米哈爾在前往洛杉磯的旅途中去世。他的女兒至今仍享有太東8.5%的股份。

Game Freak:先有同人志,再有寶可夢

1983年的田尻智,還在東京工業(yè)高等專門學校上學,有一天,他自覺對游戲的研究到了相當?shù)夭剑酮氉詧?zhí)筆將研究成果的集大成編撰成一本自制雜志,命名為《Game Freak》,隨后拜托給同人志專門店發(fā)售。

靠著這些自編的同人志,田尻結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友人,其中就有夢想當漫畫家的衫森健,《Game Freak》雜志日后的封面,就都被衫森包圓了。

同人志越做越順手,田尻繼而又有了做游戲的想法,就拿著自己設計的游戲原案,四處參加游戲公司舉辦的比賽,結果無一采用。倒是他做雜志這邊的功績,被Fami通等雜志看到,等到畢業(yè)之后,田尻正式成為了一名游戲投稿作者。

但田尻始終擱不下做游戲的心思,再也憋不住的他召集做同人志的同行們,自行做了一套FC的開發(fā)機,然后在無盡的吵架沖突,同伴出走之后,終于將游戲制作完成。田尻又拿著自制的游戲卡帶,跑到南夢宮那里推銷,沒想到對方接受了這款作品,1989年《孟德爾的宮殿》(美版名稱,日版叫做Quinty)發(fā)售,賣出了20萬套。

同年,靠著游戲版稅收入的5000萬日元,田尻成立了自己的游戲工作室,起名依然叫做Game Freak。

日后,他一邊開發(fā)《耀西的蛋》,《馬里奧與瓦里奧》等游戲,一邊把這些游戲賺來的錢,都投入到自家公司的新作里去,在好友杉森和其他同僚的協(xié)助下,來回折騰了6年的時間,直到1996年,終于在任天堂GB掌機上,推出了《精靈寶可夢紅·綠》,幫助GB大大提高了市場份額,這兩個版本在日本國內(nèi)就賣出了822萬套,紅綠青三版本全世界銷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137萬套!

因為游戲的爆賣,讓任天堂立刻掏出錢包,聯(lián)合玩具廠商Creatures,共同與Game Freaks成立了株式會社寶可夢,把游戲直接做成了品牌。

在1999年的《精靈寶可夢金·銀》完成之后,田尻智終于厭倦了游戲開發(fā),退出一線專門管理生意去了。

世嘉:Made in USA?

世嘉的創(chuàng)建故事,用四個字形容就是:一言難盡。復雜程度超乎尋常,IGN,Kotaku,衛(wèi)報等媒體都各有各的微妙不同,連世嘉官方都有點發(fā)懵,這里將各家資料對比篩選后,整出內(nèi)容如下。

先說三個人的名字,埃爾文·布隆伯格,馬丁·布隆伯格和詹姆斯·亨佛特。前兩個是父子關系,最后一個是布隆伯格家族的朋友,比較無足輕重,只注意布隆伯格父子就行了。

1934年的時候,埃爾文·布隆伯格在洛杉磯創(chuàng)立了Standard Games,1940年見美國進入二戰(zhàn)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埃爾文連同他的兒子馬丁,加上家族友人詹姆斯,又把Standard Games轉(zhuǎn)移到了夏威夷。

公司的經(jīng)營目標很簡單,為美軍提供點唱機,彈子機和老虎機這樣的游樂設備。1945年初,他們把Standard Games資產(chǎn)賣掉,重新成立了Service Games。二戰(zhàn)結束后,美軍進駐日本,夏威夷作為軍事重地承擔起了物資,裝備的中轉(zhuǎn)地,Service Games得以繼續(xù)為美軍提供游樂服務。

時光轉(zhuǎn)到1951年,美國本地各州開始取締老虎機,大量的存貨迫使Service Games,把經(jīng)營目標逐漸從軍隊轉(zhuǎn)移到平民,再從本地轉(zhuǎn)向日本,這個時候美國已經(jīng)將實際管轄權交回,日本不再受美國法律的約束,這就帶來了新的商機。

但想進入還需要當?shù)卮?,正好有一家負責進口貿(mào)易的公司找上門來,那就是雷梅爾·斯圖爾特公司,主業(yè)是向日本進口販賣點唱機,理查德·斯圖爾特為公司社長。雙方一拍即合,由斯圖爾特出面,在日本當?shù)貏?chuàng)立了Service Games Japan。

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銷售的各類機器上面,就用上了公司名SErvice GAmes簡稱,SEGA——世嘉就這么誕生了。

不過世嘉的名字有了,公司還沒全面進入電子游戲行業(yè)。這就輪到另一個美國人出場了,那就是大衛(wèi)·羅森和他的羅森企業(yè)。

羅森企業(yè)是靠做照相生意起家的,同時他們也向東寶系的影院院線鋪設游樂設備,1950年代中期,已經(jīng)有了早期的街機機臺出現(xiàn),當然并沒有電子化,仍是傳統(tǒng)的機械形式。

此時日本也開始取締賭博機,柏青哥和老虎機的市場越來越小,但柏青哥業(yè)者首先琢磨出了方案,就是贏來的小鋼珠只能換取獎品,至于獎品到別處去套現(xiàn)就不關機器的事兒了,如此一繞產(chǎn)生了“玩柏青哥不是賭博”的法子,到了1961年居然就合法化了。老虎機要到后來才追隨這個規(guī)則。

總之賭博機生意不好做了,游戲化的街機生意就進入到視野之中。雷梅爾和斯圖爾特這個時候產(chǎn)生了分歧,將Service Games Japan分為了日本娛樂物產(chǎn),日本機械制造兩個企業(yè),不過很快日本娛樂物產(chǎn)因“世嘉1000”型國產(chǎn)點唱機大獲成功,轉(zhuǎn)頭就把日本機械制造又合并了回去。

隨后就再次與羅森企業(yè)合并,羅森成為了社長,合并后的日本娛樂物產(chǎn)正式改名為世嘉企業(yè)。到了1966年,世嘉推出了《潛望鏡》,大受歡迎,算是在當時的街機游戲業(yè)界站住了腳跟。

1969年,世嘉被Gulf+Western工業(yè)收購,整個公司的管理方向,實際上依然偏向美國一方。

終于,中山隼雄要登場了。中山最早在V.V貿(mào)易工作,這是跟太東貿(mào)易,雷梅爾·斯圖爾特同期的三大點唱機貿(mào)易商之一,1967年中山離開V.V,創(chuàng)立Esco貿(mào)易,經(jīng)營目標選在了游戲娛樂設備上面,而且非常成功,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

1970年代后半的世嘉,只是純粹的游戲制造公司,沒有經(jīng)營街機廳的想法,Esco正好在運營這方面有豐富經(jīng)驗,這方面再次互有所需,世嘉收購了Esco,中山隼雄就任副社長,羅森依然坐著社長的寶座。

這個羅森在70年代的時候,回到美國成了世嘉美國分部,專做彈子機生意,游戲機居然只做代理,不用自家產(chǎn)品,理由只是做代理花費小,賺錢簡單。到了1983年,美國游戲產(chǎn)業(yè)出現(xiàn)大震蕩,世嘉美國就被母公司借這個機會出售掉了。

大洋對面的日本世嘉,恰好在稍早之前,推出了自家首個家用主機SG-1000。母公司Gulf+Western本就覺得這個項目不靠譜,美國那攤子事一處,對世嘉的前途就愈加缺乏信心,隨即準備著手賣掉股份。

副社長中山隼雄抓住了機會,找來了日本本土CSK財團,將世嘉買了回來,CSK時任社長大川功出任世嘉會長,中山從副社長做到了正社長的位置。

如此世嘉才真正變成了日本的游戲公司,馬上就要跟任天堂一爭高下了。

好了,那些當年創(chuàng)立世嘉各自留下一筆的美國人們,后來都去哪兒了呢?在日本娛樂物產(chǎn)與羅森合并談判時,馬丁·布隆伯格還代表日本娛樂物產(chǎn)一方參與談判,他父親埃爾文和家族親友詹姆斯,在那個時候應該都已經(jīng)退休養(yǎng)老去了,這次合并之后,馬丁應該就回美國生活了。

同樣在這次合并之后,斯圖爾特也拿著自己那份錢回美國享福去也。

1983年美國世嘉被買,翌年中山隼雄上位,想著羅森沒地方去了,也該退休了吧——誰曾想,1986年當世嘉再次成立美國分部時,又是羅森當了法人代表,還坐上了美國分部會長的位置,一直做到1996年才退休。

從1965到1996,羅森在世嘉高位上足足做了31年,對一個原本做照相生意的人來講,這份境遇可說是相當?shù)牧说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