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7月19日,劉愷威和女兒小糯米的最新合照在加拿大曝光,再次被網友偶遇。網友興奮地分享了自己第一次遇見明星的特別經歷,形容這次遇見為“小美好”。
據網友透露,當時劉愷威帶著女兒在奇幻樂園游玩,與17日被偶遇時的穿搭十分相似,依舊穿著親子款黑裝,但換了鞋子。
劉愷威漫不經心地走在前面,與女兒沒有交流,但手上抱著的玩偶卻顯示出他對女兒的愛。至于劉愷威為何不與女兒互動,估計是想更好地“隱藏”女兒,不想小糯米被過多關注吧。
再次被偶遇時,劉愷威身邊多了兩位年輕女性,其中有網友指出右側扎馬尾的是劉愷威的妹妹,所以此次加拿大之旅應該是家庭旅行。
小糯米與親戚們也都很熟絡,一邊走一邊拿著水聊天。她的全身照再次曝光,身穿藍色T恤白色短褲,裝扮清新休閑十足,與爸爸姑姑穿著同款親子鞋,十分有愛。
小糯米已經九歲,身高已達到爸爸的胸部,走起路來身形挺拔,充滿了活力與朝氣。穿著短褲出街的她,一雙大長腿又細又直,簡直完美遺傳了“腿精”媽媽。
還有網友在評論區透露了楊冪女兒的長相,稱小糯米很精神、很大氣,長得很像楊冪小時候,十分靈氣。
看來小糯米不僅遺傳了媽媽的大長腿,連長相也像極了媽媽,網友總結說:“楊冪北京大妞的基因太強了”。
劉愷威父女的加拿大之行最早于7月17日被網友偶遇后分享。距離小糯米上一次被媒體曝光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因此她的近照一經曝光,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關于小糯米與媽媽楊冪的相似之處尤其受到關注,有網友甚至曬出對比圖,稱小糯米連走路姿勢都和楊冪一樣。
離婚后,小糯米一直與爸爸和爺爺奶奶在香港生活,而楊冪則忙于事業。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稱楊冪和父母帶著許多玩具到香港看望小糯米,但劉愷威的父親劉丹很快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楊冪并未過家門。
至于誰透露小糯米日常生活最多,那當然是劉愷威的爸爸。至于楊冪和劉愷威,兩人很少公開談及和曝光女兒。粉絲們也都深知楊冪和劉愷威對女兒的愛,所以前后兩次偶遇都未曝光小糯米的正臉,十分貼心地給小糯米打了碼。
離婚第四年,劉愷威終于開始了新的感情生活。他與李曉峰的約會照曾多次被曝光,最后劉愷威也承認了這段戀情,并公開展示恩愛。
不過距離他們上一次互動已經過去了3個月的時間,此次劉愷威與家人旅行,未見李曉峰的身影,希望兩人感情依舊美好。
氣溫驟降的日子,打心眼里想圍坐冒著熱氣的火鍋,不論是隔絕北風的銅鍋涮肉還是就著南國海景的椰子雞火鍋,熱鬧歡喜還能滿足口腹之欲,哪一鍋都可以。
在北京如今也吃港式海鮮鍋、澳門豆撈、重慶九宮格、東北酸菜白肉鍋、江浙生片菊花鍋,不過一聽吆喝:“支個鍋子!”叫的肯定是北京涮鍋。涮羊肉口味的好壞,肉是第一重要的。老北京涮羊肉的羊講究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產的大尾綿羊,還得是羯羊——閹割過的公羊,這種公羊肉吃起來比較脆爽,母羊的脂肪分布過密,較膩。而1 -2歲是羊最強壯的時候,也是肉最好的時候。小羊肉嫩,韌度嚼勁和味道的厚重稍顯不足。按老規矩,一只羊身上能涮的有“八部位”和“五部位”之說,“八部位”包括黃瓜條、羊里脊、羊上腦、羊筋肉、羊磨檔、羊三叉、一頭沉、羊腱子;而“五部位”則為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磨檔。如何檢驗餐廳的羊肉是否新鮮呢?盤子立起來肉不掉, 吃完了也不見盤子里有血水,只有活羊宰殺的鮮肉才能達到這個效果。肉有肉的自然光澤,不是過分的血紅,涮出來也是自然的灰白色。用筷子夾一塊鮮肉,比如上腦,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筋膜連著肥瘦兩部分。
在北京的老饕心中最好的幾家涮肉館都是講究吃鮮羊肉的,不同的部位肥嫩各不相同,涮出來口感差異很大。店里的師傅要把羊身上筋頭巴腦的部分剔下去。淋巴也叫肉棗,去掉不用。腰窩是剔了骨頭的肋骨肉,要多少可以訂多少。一個腱子出不了一盤,所以很快就賣完了,要吃得提前訂。半邊云(半肥半瘦的羊肉) 更要碰運氣了, 因為只有足夠大的肥羊才會有這么厚的脂肪,所以半邊云只能限量。
涮鍋除了主材羊肉外,調料也是不可輕視的,這些調料的制作品質非常重要。醬油、芝麻醬、韭菜花、醬豆腐、辣椒油、醋,缺一不可,這是老北京心中定了型的復合口味、固定搭配。調料的原則是重味的少放、清味的多放,以求均衡。換料次數要多,做到“少兌勤換”以保持新鮮口感。
? 去哪吃
滿福樓大酒樓
滿福樓1991年創建于北京,地處京城龍脈地安門內大街,是在愛新覺羅·溥杰先生的指點下,以清代宮廷紫銅小火鍋涮鮮羊肉為特色的京味清真飯店,滿福樓的最大亮點便是北京第一個使用小銅鍋的涮肉店,可以算是火鍋分餐制的先驅了。錫林郭勒盟的手切鮮羊肉肉嫩味鮮,餐廳環境亦古香古色,讓視覺與味覺都能找到老味道。不得不提的是六層天臺的座位,夏日傍晚還能就著景山公園的日落余暉痛快涮肉。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內大街38號(近景山公園)
電話:010-64053088
洪運軒飯莊(北緯路店)
在北京二環內有間名叫洪運軒的涮肉館隱于胡同深處,館子不大,卻因保持著北京傳統涮肉引來了不少明星名流,因為這里難得依然保持著最傳統、最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特色。所謂傳統,一是調料,洪運軒依然保持著傳統涮羊肉的八大碗,自己調配;二是羊肉,洪運軒吃薄切的冷凍羊肉,手切出來的羊肉片像手帕一樣漂亮。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 壽長街二條(北緯路;新北緯飯店)
電話:010-83161713
? 必點單品
芝麻燒餅:和北京銅鍋涮肉最搭配的主食,沒有之一。吃之前在煙筒口稍微烤下,酥酥的外殼,上面密密麻麻一層烤得都鼓起來的芝麻,里面的燒餅心兒層層松軟,越嚼越香。
糖蒜:火鍋吃久了難免有些膩口,這時候糖蒜便是解膩的佳品了,大蒜被腌制過后少了辛辣,顏色白,呈半透明狀,口感酸甜嫩爽。
大白菜:過去北方的冬天蔬菜很少,最主要的冬季蔬菜就是大白菜了,所以北京火鍋的涮菜當中大白菜無疑是主角。白菜吸附了鍋里的羊肉油脂,潤潤的還帶些回甜。
凍豆腐:多孔又有韌性的凍豆腐是老北京涮鍋最不可或缺的單品,嚼勁十足,吸滿了湯汁和醬料,有滋有味有口感。
吃老北京銅鍋還不能錯過:鮮牛肚、麻豆腐、豌豆黃、粉絲、葷素餃子
在沒有暖氣的上海,冬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一家人圍爐共聚,無拘無束的吃暖鍋。什么都可以拿來放在一起燉,升騰的熱氣、滾燙的食物,可以融化一切人與人之間冰冷的隔閡,小小暖鍋之內,自有天地。上海暖鍋是什么樣子?簡單說就是一鍋好湯加上本家能湊齊的最好食材。最形象的是電影《飲食男女》中,朱家晚宴上,家寧揭開紫銅暖鍋,撥進半盤切得飛薄的半透明的蝦,粉紅的魚片,再放幾片菠菜。家倩說煨魚翅的火腿哈喇了,那么里面是還有魚翅了。老朱師傅去廚房拿了粉絲和枝竹出來,家寧又放進暖鍋里。寒夜晚餐桌上沒個暖鍋鎮著,簡直就開不了席。原先在上海,暖鍋早已流行了一個世紀,最早是在鍋內預先放滿已煮熟的食材,一上桌便可品嘗。傳統暖鍋底部會跟一個中空底座,用來放燒紅了的炭,上方扣個喇叭筒用來釋出炭灰,它的熱力不像明爐火鍋,不會一下子把材料煮至爛熟,影響鮮味和口感,而靠連綿不絕的炆火,來慢慢喚醒食材的鮮味。標準暖鍋內里至少有十幾種,各類魚鮮、海味和肉食打頭陣,蛋餃、咸肉、冬筍、糟魚墊后,都鮮滋味的代表,豐富又暖身。湯底通常用肉質細滑的河魚長時間熬制,鮮甜無比,開鍋都要先喝幾口,才開始嘗鍋料,最末還不忘下一把茼蒿,清鮮爽口做最后的收尾。如今在上海,吃暖鍋時講究先來些小菜熱場提味,不像北方要一碗濃濃的醬汁,所有食材都給裹一層。腌漬黃瓜、白切雞、水晶肴肉與涼拌魚皮,個個是本幫菜里最清鮮的,吃罷再吃暖鍋,滋味又升一層。
? 去哪吃
蘇浙總會
傳統本幫暖鍋,手工蛋餃和魚丸與海鮮熬出一鍋好味道。
地址: 上海浦東新區 世紀大道8號國金中心4樓L4-13
電話: 021-50127728
輝哥海鮮火鍋
改良版暖鍋,頂級澳洲牛肉與日本鱈場蟹與暖鍋強強聯手。
地址: 上海黃浦區 圓明園路115號洛克外灘源
電話: 021-53084808
? 暖鍋必點
腌漬黃瓜:爽脆酸甜,厚味之前清口開胃。
白斬雞滬:上人家必吃的一道菜,皮脆肉滑。
水晶肴肉:冬日經典,和北方肴肉比更淡味。
白灼鮮鮑:選東海小鮑魚,彈爽厚實。
涼拌斑魚皮:取大只斑魚,皮厚爽脆,用醋汁涼拌。
一家親的巴蜀兩地時常為了到底重慶火鍋好吃還是成都火鍋好吃打口水仗。
四川火鍋原起于重慶碼頭,拉船的重體力勞工把別人不吃的牛下水用重麻辣的湯料一鍋煮了,就是麻辣火鍋最早的雛形。土灶燒柴,支一口生鐵黑鍋,四條長板凳,互不相識的食客用特制的加長筷在同一口熱盆景中同享味蕾的刺激,為了分清每個人的食材不被混搶,后來在鍋中加入九宮格以示美味陣地的區分,所以說“袍哥弟兄,酒可以隨便喝,毛肚各燙各”。
重慶四川行政區域劃分后,兩地的生活習性也像鍋底的味道一樣起著緩慢的變化,山城重慶梯坎高低,重慶人性子直,吃火鍋也堅持麻辣第一,八斤牛油把花椒海椒的全部滋味都強勢的包裹在每一筷子燙下的食材上,再蘸上簡單傳統香油,一口下肚就順了脾氣。要是再喝上幾瓶老山城啤酒,就開始“說材要材”的劃起拳來了。
天府之國的成都從來講究安逸享樂,對于火鍋也有著更多的追求,單從火鍋油碟來說就調和了多種香油料,還增加了香菜.蔥.耗油這些提鮮味之物。鍋底相比重慶火鍋來說減少了牛油的分量,補充清油進去融合,加多了香料,醪糟,冰糖等配料把麻辣降低,把鮮香兩字看得更重,讓味道更加豐富飽滿起來。成都火鍋同時在食材上取眾家之長,臺灣的小香腸在成都的火鍋店里受歡迎程度已經接近黃喉這樣的經典材料了,甚至還有火鍋店把江浙的大閘蟹和大連的海參也加入菜單,大有一鍋煮天下的意思。環境上也并非重慶火鍋那樣甩開膀子一邊擦汗一邊涮鴨腸的簡單直接,各種行業人才的跨界合作帶來了多種多樣新的風格,就像園林設計師開的清心火鍋,要不是空氣中熟悉的味道,你還以為走進了畫展藝廊。
其實從二零零二年重慶孔亮火鍋殺入成都開始,這個火鍋江湖就是一個你唱罷來我登臺的局面,重慶著名的小天鵝火鍋近年來也開始推出“每人每”鍋的清新方式,德莊火鍋的“青一色”也拋棄牛油改用清油和青花椒為特色鍋底。而成都眾多的火鍋店也在招牌上加上“純牛油”“老灶”等傳統重慶火鍋的標識。其實對于食客來說吃的是個熱鬧,要的是朋友三四圍桌而坐的氣氛,鍋不分川渝,麻辣鮮香都在一鍋當中,天南海北也不會因為紅湯白湯而隔絕。一鍋就是一桌故事,在紅油和香氣的熱辣環境中嬉笑怒罵,拋棄所有的儀式感,把那些濕氣.煩惱.以及哀傷的情調全部都換做汗水流出體外,剩下的都是吃著火鍋唱著歌的紅色歡快。
? 去哪吃
德莊青一色火鍋 (大都會店)
重慶著名的老字號德莊火鍋旗下“德莊青一色火鍋”是不得不試的。距地標解放碑步行3分鐘,樓下就是眾大牌的專賣店,地理位置優越得不用說。所謂的“青一色”,是鍋底用青花椒、青色指天椒、植物油、菌湯、肉骨等調料和食材熬制而成;油碟也是青花椒油、青色指天椒和蒜泥、香菜末、蔥花一水的青色調料自助調配,再加上花生仁、榨菜末、花生醬、芝麻醬和腐乳,咸鮮伴著內斂的麻辣,令人好感度倍增。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鄒容路68號大都會廣場2樓
電話:023-63825888
悟園花開南塘
悟園花開南塘火鍋店的設計裝修就會讓你想起金庸筆下的縹緲峰靈鷲宮,絕對可以吃出紅油鍋里的詩情畫意。餐廳整體白色為主色調,青色的景觀水池和配飾,對比強烈又飄渺寫意,清雅無比。熱辣紅油火鍋是分餐制日式小生鐵鍋,比起常見的不銹鋼鍋沉穩精致許多。食材沒有更多創新點,可是吃火鍋,情懷雖然不掛嘴邊,但吃的不就是心心念念的老味道嗎!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益州大道北段錦城公園內花開8號E棟4號樓1樓(近奧克斯廣場)
電話:028-61550101
? 必點單品
成都冰粉:晶瑩剔透、顫顫悠悠的冰粉晃動在經過熬制的紅砂糖水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還隱約看得到幾叢冰碴,涼絲絲甜蜜爽滑,去膩解辣,讓紅油鍋頓頓吃都不上火。
成都紅糖糍粑:最地道的成都街邊小吃,支上架子鑼鼓就是著名的“三大炮”。粘糯的糯米粉裹著炒香的黃豆粉,蘸著熬制的紅糖水,美吃一口都要舔舔嘴邊溢出的糖漿,用當地話說就是“簡直安逸的板”。
鮮毛肚:有紅油鍋的地方就有鮮毛肚,如今的川渝火鍋流行大廚在客人面前現場“手撕毛肚”,撕好了大片兒,“七上八下”,湯中燙十幾秒就感受到彈壓爽脆的口感。
鴨腸:最地道的吃法不是挑著一條條矜持的涮著吃,而像下面條一樣一鍋煮,夾一大筷子蘸料吃才爽。脆口的鴨腸經過紅油鮮湯的洗禮,入味有嚼勁。
吃川渝火鍋還不能錯過:豬黃喉、酥肉、老肉片、鴨盹、午餐肉、青筍
云南的冬天整體來說是不怎么冷的,當地的氣候特點就是白天和晚上溫差大,但是全中國都熱衷于火鍋這件事云南人也沒有落單。和云南菜一樣云南的火鍋種類也非常繁多,臘排骨火鍋、鮮花鍋、雞湯鍋、羊湯鍋、黃牛肉火鍋……
在細說云南火鍋之前,要講講云南火鍋中的小料,稱為蘸水,跟地道的老北京涮肉的麻醬小料一樣,講究的是一人一味,吃的時候石林鹵腐、油辣醬、干辣椒面、花椒面、小米辣椒碎、花生碎等調味品齊刷刷地擺上一長溜,根據喜好自行調配。
在烹調用具上,云南火鍋多是取自自然,不論是銅鍋還是土鍋,講究的就是自然。最常見的器皿有三種,一是炊鍋,炊鍋是云南人吃火鍋最古老的器皿。它是用云南生產的黃銅制成蒙古頭盔模樣的炊鍋。而這個把鍋灶連為一體的灶具非常適合行軍打仗,同時也誕生了云南最古老的火鍋;第二種是土鍋,除了以云南銅器造鍋之外,土鍋也是云南騰沖的又一特色火鍋。傳說元朝末年,朝中派一位大臣到騰沖邊關,來到邊陲后,看見每天送到邊關給戰士的餐食都變冷了,于是這位大臣就想怎么才能讓守邊的戰士吃上熱乎的飯菜。他開動腦筋,叫當地工匠燒制成土鍋子用來煮食,既方便,又省事,再遠的路程都能吃到熱乎的飯食;第三種是銅瓢,其實是一種長柄紅銅鍋,是非常民間的火鍋器具,在云南的很多少數民族人家都有一口這樣的鍋,可以用來炒菜,但更多的是拿來做火鍋之用。
要說如今云南最流行的火鍋莫屬黃牛肉火鍋了,通常我們吃火鍋時所涮的不論是羊肉還是牛肉,都不曾見過帶皮吃的。而云南有一種銅瓢牛肉鍋則是專門吃帶皮牛肉。云南散養牛切片后不放任何作料就下鍋煮燉,等到肉熟到九成便出鍋切片。等上桌之后,熟的牛肉先丟到鍋里熱熱身,然后在云南蘸水中里打個滾。最后送入口中的牛肉那是香中帶辣、細嫩爽滑、有嚼勁,而肉皮則是貨真價實的入口即化。當然,這銅瓢牛肉鍋不僅僅涮品中有帶皮牛肉,這底湯也是用帶皮牛肉熬制而成的。牛肉、牛筋、牛蹄、牛舌等“牛系列”加上各色時蔬配合秘制高湯做底,由于肉料都是事先煮熟,所以只要鍋子一上桌,不等開鍋便可開始放肆地大塊吃肉了。有肉還不行,葷素搭配才可以。帶皮黃牛肉火鍋里的配菜也有講究,白芹菜、薄荷、小茴香都是去腥提鮮,幫助消化的。薄荷這種調味香草,在云南及東南亞都是最基本的調料,很多人不喜歡其中的清涼口感。但作為帶皮黃牛肉鍋中的配菜,真是決不可缺少的主角。煮過的薄荷既沒有了清涼感,特殊的香氣又滲入到肉質中,涮過的薄荷葉軟韌溫熱,非常爽口。
? 去哪吃
一坐一忘
餐廳老板對麗江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在去過多次麗江之后,終于在北京擁有了這樣一家麗江餐廳。 他希望所有進入這家餐廳的人能忘掉世塵的喧囂,享受一段愜意悠閑的純凈時光。坐在餐廳里,你所目及的一切都是老板從麗江帶來的,大至桌椅家具,小至食材香料,甚至連每一個服務生,都是來自云南少數民族的美麗姑娘和帥氣小伙,游走于食客身邊,會有置身麗江的錯覺。菜品更是毋庸置疑,都是原汁原味的云南味道,火鍋的種類更是北京其他云南餐廳所不能相比的多。
? 必點單品
黃豆腐:一般的豆腐皮都是白色,而這黃豆腐卻是明晃晃的黃色,并因此而得名。宣威倘塘的黃豆腐號稱云南19怪倘塘豆腐拴著賣,聽聽就知道它的特點就是韌勁十足。普通豆腐都是打不得吹不得,而黃豆腐卻是質地細密,用筷子夾,輕易不碎,入口則是豆香加倍濃郁。
鮮花鍋:鮮花鍋其實不算最傳統的云南火鍋,但卻是昆明最流行的火鍋。花都春城,最不缺少的就是鮮花,包括可食用的。不同的季節除了雞湯、松茸做湯底,應季的鮮花瓣如果,視覺效果驚艷,味道也清新特別。
牛肝菌:拿它涮火鍋確實有些奢侈,但是味道也是無與倫比的,涮后的牛肝菌肉鮮味美,沒有一絲雜味。
米線:米線是云南人不可或缺的主食,火鍋吃到最后,涮一些米線與北京火鍋涮粉絲是一樣的道理,填補肚子最后的空間。
吃云南火鍋還不能錯過:手搓魔芋、涼拌甘蔗苗、松茸、薄荷葉
編輯/董文璐 文字/李曉萌、小西、肖毅
攝影/陳超、陳輝州(小黑)、馬儼、張張無忌、肖毅、江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