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最近《索尼克》要拍真人電影這件事想必已經有很多人聽說了吧?但這驚悚的索尼克造型和我印象中的藍色刺猬差距太大了,快爆君我也懶得吐槽,到底哪個人設計的,拉出來海扁一頓。
說起藍色刺猬,大家應該想到的就是世嘉這家公司了,索尼克作為其吉祥物,與其品牌形象密不可分。
世嘉(SEGA),全稱世嘉游戲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日本電子游戲公司,曾經同時生產家用游戲機及游戲軟件、業務用游戲機及其對應游戲軟件以及計算機游戲軟件。
對于年紀稍大的玩家,或許能率先回憶起曾經 MD 游戲機上動感十足的游戲。
夢幻西游手游魔王陣法還有夢幻西游手游魔王和小雷音哪個厲害 - 櫻花動漫
作為曾經比肩任天堂、索尼以及微軟的“四大家用游戲機”制造商,世嘉可謂紅極一時,不過對于現在的玩家來說,知道的也只剩下三巨頭了,可憐的世嘉退出了家用機的競爭當中。
由于在游戲機市場的連續敗績,世嘉于 2001 年起結束了家用游戲機硬件的生產業務,轉型為單純的游戲軟件生產商。SEGA 與颯美于 2004 年 10 月 1 日合并為世嘉颯美控股,成立新的公司 SEGA 控股株式會社,SEGA 游戲株式會社轉為子公司。
就在快爆君快要將其遺忘之時,《索尼克》真人電影的拍攝還是讓我回想起了這家充滿傳奇色彩的游戲公司,于是突然想聊聊它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世嘉的前身 從美國人的彈珠機開始
二戰以后,美軍在日本派遣了長期駐軍,而一個美國大兵與日本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并不稀奇。但少見的是,1954 年一個名為大衛·羅森的美國的猶太男人卻與當地的一名女性藤崎雅子結婚,并讓其決定繼續留在日本。這個決定不僅展現了一個男人的擔當,時候更表現出了他不凡的商業頭腦。
同年,大衛·羅森在日本當地創立了“羅森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即 Service Game Company,這是一個專門制作彈珠機的公司。他憑借自己的軍隊關系開始向駐日基地銷售彈珠機,他的彈珠機不但在美國熱賣,而且深受駐日美軍的歡迎。
為了獲得更大的成功,大衛推出了新款的彈珠機,并且開始在機種上打上了「SEGA」的標志,正是 Service Game 的簡稱。并且隨后購買了東京自動點唱機以及投幣機的機器,,開設了他的工廠,涉足了自動點唱機和投幣機器等買賣。
1965 年,SEGA 推出了一款街機《潛望鏡》(Periscope),不僅造型上酷似潛望鏡,連游戲方法都與潛望鏡如出一轍,這自然是大受歡迎,之后更是成為日本第一款出口到歐洲和美國的街機。
1979 年,日本企業家中山隼雄及其它日本的投資者購買了 SEGA 的日本資產,中山隼雄從此成為 SEGA 社長,David Rosen 則成為 SEGA 美國分公司的領導人。
▍世嘉的游戲機野心 始于街機 終于家用機
可以說世嘉的游戲生涯可以是從街機開始的,當年一切似乎順風順水。直到 1983 年,雅達利大崩潰爆發,世嘉也免不了遭受波及。
當時日本各家游戲公司對于家用游戲機都萌生了思考,而世嘉為了擺脫困境推出了其首款家用電子游戲機 SG-1000,雖然這款游戲機在發售當年的銷量還不錯。但橫空出世的任天堂 FC 游戲機,也就是被玩家成為紅白機的神機卻成為了世嘉最大的威脅。
盡管性能上 SG-1000 超過 FC,但由于控制器等糟糕的體驗讓這款游戲機在任天堂面前不堪一擊,雖然在之后推出了改良劑型 SMS,但僅僅在歐洲市場取得了一定成績,而最關鍵的日本和北美市場依舊成績不佳,甚至在日本 FC 游戲機一直保有 95% 的市場占有率。FC 這個 8 位游戲機憑借著普通的性能傲視群雄了好多個年頭,世嘉一度想要試圖挑戰,卻仍舊敗下陣來。
嘗試了失敗的滋味,世嘉依舊不肯放棄這塊市場,痛定思痛之后,世嘉開始陷入反思。為了發揮自身的優勢,世嘉將優先的街機游戲搬到了自身的家用機上,街機移植成了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于是在 1988 年,世嘉的 16 位家用游戲機 MD 推出,這臺次世代主機擁有在當時相當強悍的性能。世嘉也根據之前的設想抑制了大量的街機游戲,玩慣了 8 位機的玩家們終于嘗到了性能帶來的甜頭,于是紛紛轉投世嘉的懷抱。
此時的世嘉快爆君個人認為已經是極具競爭力的了,因為此時的任天堂受到 MD 家用機的沖擊被迫開始了 SFC 的開發。而世嘉方面開始赤裸裸的對標任天堂,展開了一場“主機大戰”。為了對抗馬里奧,經典的藍色刺猬索尼克登場,之后更是成為了世嘉的吉祥物。在這一波大戰中,世嘉占盡便宜,北美市場的份額獲得極大提升,一度占有 65%。
可惜后面大家都懂得,任天堂推出了風靡全球的 Game Boy 掌機。盡管世嘉在 1990 年推出 Game Gear 以進行對抗,但又是在游戲機體驗上犯下了和原來一樣的致命錯誤,電池耗電嚴重,而且游戲陣容單薄,原先街機策略的成功經驗并沒有很好的傳承給后續的主機。
盡管后續世嘉推出的機型都沒有太大問題,比如 1994 年世嘉還推出了 32 位處理器的“世嘉土星”,堪稱性能核彈,但卻在游戲決策上依舊以 2D 游戲為主導。此時強勢登場的索尼 PS 主機插入了兩家主機大戰之中,以勢如破竹的 3D 性能打開了 3D 游戲時代的大門。
直到 1998 年世嘉推出的最后一部主機 DC,它能讓玩家真正實現網絡對戰,幾乎可以說是技術超前了數年,遠超任天堂和索尼當時的主機。然而在最后掙扎了一番之后,還是在索尼的 PS2 推出之后敗下陣來。
從此,一代硬件游戲廠商往日不再。
▍從硬件轉向軟件 只留下傳承而下的經典血脈
2001 年,世嘉宣布停止開發游戲機,世嘉轉型成為單純的游戲軟件廠商,即第三方游戲廠商。雖然退出了硬件大戰,但世嘉依舊在做著游戲,原先的一些經典系列沒有阻斷。
最標志性的游戲角色應該就是索尼克了,幾乎沒有其他角色能代替世嘉成為其吉祥物。這個藍色刺猬擁有超過音速的奔跑速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快的刺猬”。所有相關游戲系列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 8900 萬套。以它為主角的動畫、漫畫作品也風靡全球。
皮皮君第一部接觸的索尼克作品應該就是它的 GBA 版本,當時作為一款極速跑酷游戲,爽快的視覺體驗實在令人大呼過癮。難度不俗的 BOSS 關卡也是操作性滿滿。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初音未來:歌姬計劃》了。當然,初音并不是世嘉創造的,但卻是世嘉將其帶入游戲中的。初音從一位虛擬歌手變為了游戲明星,世嘉功不可沒,使得原本就人氣不俗的初音更是人氣高漲。當年在 PSP 上打歌的感覺簡直是不能再爽。
而喜歡玩主機的小伙伴,相信對于世嘉的《如龍》系列并不陌生,這個系列在某些玩家心中堪稱神作,作品規模雖比不上歐美大作,但卻充滿了日本本土文化。雖然快爆君并不十分愛玩,但是卻很喜歡觀看!經常會到直播間看人直播《如龍》,在我心中,它就像一個小游戲合集,充滿了趣味性。
除此以外,誕生于 1987 年的科幻角色扮演游戲《夢幻之星》,也一度被認為是 RPG 游戲的先驅之一。而作為創新玩法的戰棋游戲《戰場女武神》,也憑借著回合+即使策略的戰術系統獲得了極高的人氣。
▍結語
世嘉經歷了從彈珠機 → 游戲街機 → 家用主機 → 游戲軟件開發的轉型過程,從結局來看,世嘉的現狀似乎僅僅是硬件大戰失敗后的妥協,但換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世嘉其實一直在向著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進行挑戰與發展,盡管在這過程中犯了不少錯誤,但時至今日也依舊能感受到當時世嘉拼殺于游戲第一線的氣魄。
雖然結局不盡如人意,最后世嘉也只是留下了令人唏噓的背影,回頭來看,似乎只是它以慘敗收場。
但打開世嘉游戲時那聲“SE~GA~”的輕松音效,依舊停留在玩家心中。
文 | 東云
排版丨Arc翼執泠
來源丨情報姬
東京奧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奧運代表隊以24枚金牌.15枚銀牌.14枚銅牌,共53枚獎牌的傲人成績暫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美國與日本。當奧運健兒們為國爭光的同時,在世界各地仍有許多聯賽正在進行,而這些聯賽的項目往往來源于你早已淡忘的童年回憶。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玩過各種形式的抓人游戲。這個游戲無需語言,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兒童游樂場都能看到,通常伴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這也幾乎是所有成年人對童年快樂的回憶。
然而在英國,一對父子把這個游戲玩出了新的高度,將他玩成了“極限運動”。這便是刷爆油管的世界追逐大賽(WCT)。
當兒時公園設施變成職業的設施障礙,參賽選手變成了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跑酷高手,傳統的躲貓貓就變成了各界高手的跑酷個人秀。在復雜的”戰場上”,上演著驚心動魄的追逐戲碼。至此,WCT將競技性與娛樂性巧妙相結合,成為了跑酷文化的宣傳平臺,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圖源B站UP:WCT世界追逐大賽)
當我們耳熟能詳的童年游戲被職業化后,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玩具,同樣被開發為世界聯賽。其中不僅僅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悠悠球職業聯賽,還有很多其他的比賽。如世界彈珠聯賽(JMR)。小小的彈珠蘊含著多種賽事方式,有個人向的拉鋸賽、平衡賽,也有綜合型的團隊賽,或者你可以與職業選手們一起參與馬拉松。不僅如此。賽場的道路也是變化多樣,選手們甚至能在冰天雪地賽道上上演速度與激情。
(圖源B站UP:JMR彈珠聯賽中國官方)
當然,有職業化的“童年回憶”,就有充滿整活氣息的業界奇葩。在民風淳樸的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掰腳趾大賽,選手們坐在草坪上,隨著裁判示意比賽開始,雙方選手緊扣的腳趾開始搏斗,直至一方的倒下,或是觸及邊界,才算結束.。
俄羅斯人民除了在腳力上的對決,還有耐力的上的比拼,這便是專屬于戰斗民族女性的“扇屁股”大賽。每年有大批的“職業選手”們來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參加比賽。比賽的規則顧名思義,選手雙方扇對方惡的屁股,直至一方失去平衡。其中,參加比賽也大多都是來自世界各地超級健身模特。
不僅如此,俄羅斯也曾舉辦過“扇巴掌”比賽,這讓常駐在健身房的猛男們有了發揮空間。他們為了30萬盧布的冠軍獎勵而激烈的角逐。正如之前參加“扇屁股大賽的選手是來自各界的專業人士,參加扇耳光的選手也都是世界各國的拳擊手和摔跤運動員。而在2019的比賽上曾出現了一位“大力水手”,他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下,成功的將自己的手臂訓練成60厘米,并在比賽上一戰成名。
早在200年前,英國誕生了一項一年一度的傳統賽事——滾奶酪比賽。顧名思義,參賽者需要沿著200多米長的陡峭山坡追逐一個重約3.5公斤的圓柱形巨型奶酪。數十余名不畏艱險的勇士從山頂上翻滾而下,他們甚至摔斷胳膊和腿也在所不惜。盡管面臨傷痛的危險,但每年仍有大批勇士報名參加。而冠軍獎品就是那塊3.5公斤重的巨型奶酪,亞軍和季軍只能獲得10英鎊和5英鎊,不過至今也沒有人能追到奶酪。
諸如此類的奇葩比賽還有很多,在將競技性與娛樂性結合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比賽的視覺效果,雖然一些比賽到目前為止仍然存在爭議,但對參加比賽的人來說,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