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AI自動判斷提供您所需要的app下載:點我下載安裝,你懂的APP
那整個晚上,陰云不斷地聚集,直到完全遮住了整片天空的蔚藍。云層似乎拉近了大地和天空之間的距離,空氣因此沒有足夠的空間自由地流動;海浪也好像受到了壓制似的,平坦而僵硬地躺在海面上。花園里灌木叢和樹枝上的葉子緊緊地垂掛在一起,而壓抑和束縛的感覺也隨著小鳥和昆蟲的鳴叫聲而變得越來越深切。
燈光和寂靜都是如此怪異,餐廳里一貫的嗡嗡聲中時不時摻雜著一段明顯的沉默。而在這沉默之中,餐刀和盤子的碰撞聲音清晰可聞。第一聲雷突然而來,第一滴雨點落在窗玻璃上,這引起了一陣騷動。
“下雨了!”人們用不同的語言同時說道。
緊接著是一片深深的寂靜,仿佛雷聲已經自己停了下來。人們剛剛開始重新用餐的時候,一股冷空氣從打開的窗子吹了進來,把桌布和裙子吹了起來,一道閃電一閃而過,隨之而來的則是回響在賓館上方的一聲炸雷。雨點也噼里啪啦地落了下來。暴風雨伴隨著四下門窗被用力關上的“砰砰”聲響一同到來了。
房間里瞬間暗了許多,似乎風在推動著一層層黑暗的波浪掠過整個大地。一時間,沒有人再繼續進餐,大家都坐著望向花園,手上的叉子還懸在半空中。此刻閃電越來越頻繁,照亮了一張張臉龐,就好像在給他們拍照似的,而他們臉上的表情緊張且不自然。隨之而來的轟隆聲越來越近,猛烈地沖擊著他們。幾位女士從椅子上半站了起來,隨后又坐了下去。每一雙眼睛都盯著花園,晚餐就在這心神不定的氣氛中持續著。外面的灌木叢變得皺褶而蒼白,大風把它們吹彎了腰,似乎直貼地面。服務生在食客的提示下緊緊按著餐盤,食客們必須努力引起服務生的注意,因為他們也都在專注地看著暴風雨。由于雷聲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在頭頂愈來愈集中,而閃電也每次都沖著花園直直劈下,大家起初的興奮被不安的陰郁取代了。
快速地用完餐后,大家聚集在了大廳中。因為可以遠離窗臺,他們感覺在這里比在任何地方都要安全。雖然還聽得到雷聲,但是他們什么都看不到了。一個哭哭啼啼的小男孩被媽媽抱著走開了。
暴風雨還在持續著,似乎沒有人想要坐下。他們成群結隊地站在大廳中央的天窗下,小心翼翼地抬頭向上看著。隨著閃電劃過,他們的臉龐不時變得煞白。最后,一聲巨響之后,天窗的玻璃在接縫處松開了。
“啊!”無數驚呼同時響起。
“什么東西壞了。”一個男人的聲音說道。
大雨傾盆而下,似乎澆熄了閃電和雷聲,整個大廳幾乎變得一片漆黑。
人們安靜地聽著雨點敲打玻璃的噼啪聲。一兩分鐘之后,雨聲逐漸放緩了,于是屋子里的氣氛也輕松了一些。
“雨停了。”另一個聲音說道。
隨著開關被輕輕一按,所有的電燈都亮了起來,這時可以看清所有人都在站著,神情緊張地向上看著天窗,但當他們在電燈的光亮下看到彼此后,就立即背過身,四下散開了。雨水繼續敲擊了天窗幾分鐘,雷鳴也繼續震顫了一兩聲;但是從黑暗的消散和雨水在房頂上輕輕的敲打聲可以知道,那團巨大而混亂的空氣正在逐漸離他們遠去,從他們的頭頂上空帶著云朵和激情向海洋飄去。在暴風雨的喧囂中顯得格外渺小的建筑又變回了以往的方正和寬敞。
暴風雨離開以后,賓館大廳里的人們又坐了下來;帶著一種解脫后的輕松,他們開始互相講述關于暴風雨的故事,為這個夜晚又增添了不少可供消遣的話題。這時棋盤被搬了出來。艾略特先生今天沒有穿帶衣領的衣服,而是戴了一個襟飾領帶,這是他身體漸愈的標志。如往常一樣,他向佩珀先生發起了一盤決勝局的象棋挑戰。他們的四周很快就聚攏了一群手拿針線活的女士,而沒有針線活的就拿著小說前來觀戰,就好像在看兩個小男孩玩彈珠游戲似的。她們偶爾看一眼棋盤,并時不時地對兩位男士表示鼓勵。
不遠處,佩利太太把手中的卡片在眼前擺成了長長的階梯,蘇珊坐在她的身邊看著,但沒有給出建議。不知名的商人們和各色人等,膝上放著報紙,在扶手椅中伸著懶腰。在這種氛圍中,所有談話都是輕言輕語、斷斷續續,而且支離破碎的,不過房間中卻充滿了一種不可名狀的活力。一只灰色翅膀、胸腔放光的蛾子時不時地從他們頭頂嗡嗡飛過,然后砰地一聲撞到燈上。
一位年輕的女士放下了手中的針線活驚呼,“可憐的東西!還是打死它更仁慈一些。”但是沒有人愿意起身去打死這只飛蛾。他們就這樣看著它從一盞燈沖向另一盞燈,因為他們此刻都很舒服,而且無事可做。
坐在棋局旁邊沙發上的艾略特太太正在向索恩伯里太太傳授一種新的織法,所以她們的腦袋挨得很近,只能通過索恩伯里太太當晚戴的蕾絲帽來分辨兩人。艾略特太太是編織的專家。面對旁人的稱贊,她明顯十分自豪,但嘴上還是在故作謙虛。
“我覺得我們都有引以為豪的事情,”她說,“而我則為自己的編織能力自豪。我認為這種事情是家族遺傳的。我們家都很擅長編織。我有一個舅舅,一直到死都是自己編織襪子的——而且他編得比他所有的女兒都要好,真是個可愛的老先生。我在想,艾倫小姐,你眼睛用得那么多,卻從不在晚上做編織活兒。你要是試試的話,就會發現這樣能夠令人放松,我說的是——能讓眼睛歇歇——而且在集市上也會大受歡迎的。”她用編織專家那種柔和朦朧的腔調,繼續溫和地娓娓道來,“按我的做法總能處理好,這真是一種享受,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
艾倫小姐聽完之后,合上了書,平靜地觀察了一會兒其他人。最后開口說道,“因為你的妻子恰好愛上了你,你就選擇離開他,這很明顯是不合常理的。但是——根據我的理解——這正是這本書中男主人公的所作所為。”
“嘖嘖,這聽上去可不好——不,完全不合常理嘛。 ”大家一邊專心地忙著針線活兒,一邊低聲說道。
“盡管如此,這本書還是口碑很好。 ”艾倫小姐補充道。
“《母性》——邁克爾·杰索普的著作——我敢肯定。”艾略特先生插嘴道,因為他在下棋的時候,永遠禁受不住聊天的誘惑。
“你知道嗎,”艾略特太太過了一會兒說,“我認為人們現在寫不出好的小說了——不管怎樣,肯定都比不上他們之前的那些作品了。”
沒有人自找麻煩表示同意與否。亞瑟·范寧一直在來回走動,有時看一看棋局,有時讀一頁雜志,他看了艾倫小姐一眼,她正昏昏欲睡,于是他開玩笑地問道,“告訴我,你在想什么呢,艾倫小姐。”
其他人都抬起了頭。他們很高興看到亞瑟并不是在和自己說話。不過艾倫小姐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在想我幻想中的一個舅舅。每個人都有一個幻想中的舅舅,不是嗎?”她繼續說道,“我就有一個——一個討人喜歡的老紳士。他總會送東西給我。有時候是一塊金表;有時候是一輛雙座馬車;有時候是位于新森林的一座美麗的小別墅;有時候是一張能帶我去最渴望到達的地方的船票。”
她令大家都心不在焉地思考起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艾略特太太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一個孩子。一想到這里,她平常就緊鎖的雙眉更加緊蹙了。
“我們如此幸運,”她看著她的丈夫說道,“我們的確沒有什么欲望。”她說出這句話,一方面是為了說服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其他人信服。但她還沒有來得及繼續說下去,就被剛進門的弗拉辛夫婦打斷了。他們穿過大廳,在棋桌旁停下了。弗拉辛太太看上去比以往還要狂放。一縷長長的黑發垂了下來,遮住了她的眉毛,她的臉頰也像被鞭笞了一樣暗紅。他們滿身都是雨點的濕痕。
弗拉辛先生解釋說,他們一直在屋頂觀看暴風雨。
“那場景真是太壯觀了,”他說,“海面上電閃雷鳴,把海浪和遠方的船只都照亮了。你無法想象那些山峰在閃電的照射下看起來是多么奇妙,還有那龐大的陰影也是無比美妙。但現在一切都消失了。”
他的身體滑進了一張椅子,開始饒有興致地觀看這場棋局的最后較量。
“你明天要回去了?”索恩伯里太太看著弗拉辛太太問道。
“是的。”她回答說。
“確實,現在走沒有什么好遺憾的, ”艾略特太太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悲傷的焦慮,“畢竟這里有這種病。”
“你怕死嗎?”弗拉辛太太輕蔑地問道。
“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怕死。”艾略特太太堅定地回答。
“我認為,當那一刻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是懦弱的,”弗拉辛太太一邊說著,一邊把她的臉頰在椅背上來回蹭著,“我肯定會的。”
“完全不是這樣!”弗拉辛先生轉過身說道,因為佩珀先生考慮了很久他下一步棋的走法,“艾麗斯,想要活下去并不是懦弱。它反而和懦弱完全相反。個人而言,我愿意再活一百年——當然,前提是我的器官還能正常工作。想想所有命中注定的事情吧!”
“這也是我的想法,”索恩伯里太太又加入了對話,“這些變化、進步、發明——還有美好。你知道嗎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承受死亡,也無法忍受再也看不到周圍的美麗這件事。”
“在還沒有探明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就死去,確實非常愚蠢。”艾倫小姐補充道。
“你真的相信火星上有生命嗎?”弗拉辛太太第一次興致勃勃地轉向艾倫小姐問道,“誰告訴你的?很懂行的人嗎?你認不認識一個叫作——?”
這時索恩伯里太太放下了手中的針線活兒,流露出格外關懷的神情。
“赫斯特先生來了。”她輕輕說道。
圣約翰剛剛走進回轉門。他的臉被風吹得慘白,看起來胡子拉碴的,而且整張臉都深陷了下去。脫去外套以后,他原本要直接穿過大廳上樓回自己的房間,但他沒辦法不理睬在場的這么多熟人,尤其是索恩伯里太太已經起身向他走了過來,并且伸出了她的手。然而他剛剛摸黑在雨中走過來,并且在漫長的這幾天中產生了不少的緊張和恐懼,再加上這溫暖明亮的房間,以及這么多興高采烈的人悠閑地坐在一起的場景給他帶來的沖擊,將他徹底地擊垮了。他看著索恩伯里太太,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所有人都默不作聲。佩珀先生的手放在自己的騎士棋子上。索恩伯里太太把一張椅子移到圣約翰的旁邊,挨著他坐了下來,然后眼含淚光,輕柔地說道:“你已經為你的朋友做了一切。”
她的這一舉動讓大家又恢復了交談,就好像從來沒有停止過似的,而佩珀先生也走完了他的棋。
“再也沒什么可做的了,”圣約翰說道。他的語速很慢,“這似乎不可能——”
他用手揉了揉眼睛,似乎有某種夢境出現在了他和其他人中間,讓他看不清自己身處何方。
“還有那可憐的小伙子。”索恩伯里太太說道,淚水又順著她的臉頰流了下來。
“不可能。”圣約翰重復道。
“他有沒有感覺好一點,在知道——”索恩伯里太太小心翼翼地詢問。
但是圣約翰沒有回答。他躺在自己的椅子上,漫不經心地看著眾人,聽著他們在說話。他累極了,而這里的光亮、溫暖、晃來晃去的手,還有輕柔的交談聲都讓他感到輕松;它們給他帶來了一種奇怪的寧靜和解脫。他坐在那里,一動不動,這種解脫的感覺變成了一種極為強烈的幸福感。并不是對特倫斯和蕾切爾背信棄義,但他也不愿再想起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了。這些動作和聲音似乎從房間的四面八方涌來,聚攏在了一起,然后在他的眼前逐漸形成了一個形狀;他滿意地坐在那里安靜地看著這形狀逐漸成形,觀察著他幾乎無法看見的東西。
這盤棋下得相當精彩,佩珀先生和艾略特先生也越戰越勇。索恩伯里太太注意到圣約翰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于是她重新開始了手頭的針線活兒。
“又是閃電!”弗拉辛太太突然驚呼。一道黃色的閃電劃過藍色的窗戶,一瞬間大家都能看到窗外綠色的大樹。她大步走向門口,把門打開,身子探出了一半。
不過,那道光只不過是暴風雨結束的標志。大雨已經停了,重重云彩也被吹散開了,雖然月亮被一層蒸汽一般的薄霧籠罩著,但此時的空氣又稀薄又清新。天空又恢復了以往那種莊嚴的深藍,大地的形狀在蒼穹之下清晰可見,巨大、陰暗而且堅實,它高聳入云形成山峰,在別墅的微光下遍布在山坡的周圍。流動的空氣,大樹的沙沙聲,以及時而照亮整片大地的閃電,都讓弗拉辛太太欣喜若狂。她的胸脯在不停地起伏著。
“太棒了!太棒了!”她自言自語道,接著她轉身走進大廳,用命令的口吻大聲說道,“威爾弗雷德,出來看看,太美了!”
有些人稍稍挪動了一下;有些人站起了身;有些人的毛線球掉在了地上,開始彎腰尋找。
“上床去吧——上床去吧。”艾倫小姐說。
“你皇后的這步棋走錯了,佩珀。”艾略特把所有棋子攏到了一起,站起身得意洋洋地大聲說道。他贏了這局棋。
“什么?佩珀最后輸了?恭喜你!”亞瑟 ·文寧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佩利老太太回臥室。
所有這些聲音在圣約翰的耳中都是那么悅耳,他正在半睡半醒地躺著,卻清醒地意識到了周圍發生的一切。在他的眼前閃過了一串物體,黑漆漆的看不清楚。一個個人影拾起他們的書,他們的紙牌,他們的羊毛線球,他們的針線袋,然后一個接一個地從他的身邊走過,去上床睡覺了。
1.藍胡子(Bluebeard):法國民間傳說中的殘暴丈夫,連娶多名妻子后將她們逐一殺害,第七名妻子逃脫了。
2.此處安布羅斯先生吟誦的詩歌名為《霍雷修斯》,為英國詩人麥考利創作的以古羅馬歷史為主題的敘事詩集中的一首。該詩集出版于維多利亞時代初期,作為吟誦與消遣的素材風靡一時,廣為流傳。
3.漢瑟姆馬車(Hansom cab):由英國建筑師約瑟夫·漢瑟姆于 1834年發明并獲得專利的輕型二輪馬車。由于其安全性與輕便性,在維多利亞時期遍布了英國的城市街頭。
4.納爾遜(Horatio Nelson, 1758年—1805年):英國海軍上將,拿破侖戰爭時期的重要人物,在特拉法加戰役中擊潰法國與西班牙的聯合艦隊,但在此役中中彈身亡。
5.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倫敦市中心最著名的圓形廣場,毗鄰西區,與五條大街相連,當時為英國零售商店的聚集地,現在依然是倫敦最繁華的商業區。
6.羅瑟希德 (Rotherhithe):位于倫敦東南部,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個半島。 ②尤弗羅西尼 (Euphrosyne):希臘神話中美惠三女神里代表歡樂的女神。西方的船只往往以神話故事中的女性神.命名,同時也傾向于用女性人稱“她”來指代。
7.彼得學院 (Peterhouse):劍橋大學的一個學院。
8.奧德修斯(Odysseus)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史詩《奧德賽》的主角。他曾參加特洛伊戰爭,獻計,攻克了頑抗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結束后,他在海上漂流了十年,經歷無數困難終于重返故鄉。
9.佩特羅尼烏斯(Aius Petronius,大約 27年—466年):羅馬帝國朝臣、抒情詩人、小說家,生活于羅馬皇帝尼祿統治時期。據說是《諷世錄》一文的作者。
10.卡圖盧斯(Catullus,約公元前 87年—約公元前 54年):古羅馬詩人,他繼承了薩福的抒情詩傳統,對后世詩人如彼特拉克、莎士比亞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伊特魯里亞(Etruria):處于意大利中部的古代城邦國家。伊特魯里亞被認為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的國家,后來被古羅馬人吞并了。伊特魯里亞在公元前是意大利半島上一個重要城市,古羅馬的伊特魯里亞時期是其鼎盛時期。
12.《崔斯坦》:崔斯坦的故事見于亞瑟王的傳說。崔斯坦為圓桌騎士之一,與自己的叔父馬克國王的妻子伊索爾德有一段不倫戀情,他們的愛情故事是中世紀最為凄美動人的傳奇故事之一。詩文出自瓦格納的同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and Isolde)選段。
13.《柯珀書信》(Cowper’s Letters)。威廉·柯珀 (William Cowper, 1731年—1800年):英國詩人,浪漫主義詩歌的先驅者。1823年他的一系列書信經親屬整理后正式出版。
14.塔古斯河(theTagus):伊比利亞半島最大的河流,最終在葡萄牙里斯本注入大西洋。
15.梅菲爾區(Mayfair):位于英國倫敦市中心,也是這座城市最繁華、最多富人聚集的區域之一。
16.旅行者俱樂部(the Travellers'):創立于 1819年,位于倫敦,眾多外國大使與高級專員為該紳士俱樂部的成員。
17.亨利·菲爾丁(Henry Fielding, 1707年—1754年):英國作家、劇作家,病逝于里斯本。
18.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1834年—1903年):美國著名印象派畫家。
19.毛里塔尼亞 (Mauritania):西非阿拉伯國家之一,十五世紀開始,先后被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相繼殖民。1912年成為法國殖民地。
20.婦女參政主義者(suffragist):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提倡擴大女性在公共選舉中選舉權利組織的成員。
21.《阿多尼斯》(Adonais):雪萊于 1821年所寫悼念濟慈的長詩。
22.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1822年—1888年):英國詩人、評論家、教育家,對雪萊推崇備至。
23.《安提戈涅》( Antigone):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 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認為是戲劇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劇中描寫了俄狄浦斯的女兒安提戈涅不顧國王克瑞翁的禁令,將自己的兄長——反叛城邦的波呂尼刻斯—安葬,她被處死,而一意孤行的國王也遭到了妻離子散的命運。
24.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s):斯巴達皇后海倫的雙胞胎姊妹,在希臘神話中是阿伽門農的妻子,野心勃勃。
25.原文為希臘語,選自戲劇《安提戈涅》。
26.雷諾茲(Joshua Reynolds,1723年—1792年):英國十八世紀時極有影響力的畫家,以其肖像畫聞名。
27.羅姆尼(George Romney,1734年—1802年):英國肖像畫家。他是同時代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曾為許多社會名人作畫。
28.拜羅伊特(Bayreuth):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一座城市,瓦格納在這里創辦了拜羅伊特音樂節。
29.《帕西法爾》( Parsifal):華格納最后一部歌劇,以男主角的名字命名,帕西法爾即亞瑟王圓桌騎士之一。
30.亨利·菲利普斯(Henry Philips,1820年—1868年):英國肖像畫家。
31.《笨拙》( Punch):十九世紀英國每周發行的雜志,以刊載幽默與諷刺作品知名,也是“漫畫卡通”這一概念的濫觴之地。
32.佩珀(Pepper):這個姓氏與“胡椒”的拼寫相同。
33.克拉麗斯(Clarice):克拉麗莎的昵稱。
34.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年—1662年):法國神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家、作家。
35.你的父親深眠于五尺之下(Full fathom five thy father lies):出自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中精靈愛麗兒吟唱的歌謠,下句為“珊瑚為他的骸骨”(Of his bones are coral made)。
36.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1963年):英格蘭作家,出生于著名的赫胥黎家族,以作品《美麗新世界》聞名。
37.赫伯特·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1820年—1903年):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
38.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1839年—1897年):現代土地制度改革運動人物,以為廢止那些未改善土地價值所有稅的主張而聞名。
39.有軼事稱,塞繆爾·約翰遜三歲時曾不慎踩死了一只鴨子,并為其作了墓志銘。
40.出自雪萊悼念濟慈的挽歌。
41.博爾斯山(BoarsHill):位于牛津西南方向的一座小村莊,十九世紀時人們在山上建造房屋、種植樹木,形成了優美的風景。
42.《勸導》( Persuasion):簡·奧斯汀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歷經磨難,最終修成正果的曲折愛情故事。
43.《男爵名冊》(Baronetage):全名為《德倍禮貴族與男爵》(Debrett's Peerage & Baronetage)為英國首本貴族年鑒。此句也是《勸導》的開頭。
44.伯克(Edmund Burke, 1729年—1797年):愛爾蘭的政治家、作家。
45.布賴特(John Bright,1811年—1889年):英國自由黨政治家。當時英國最負盛名的演說家之一,也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
46.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 1st Earl of Beaconsfield,1804年—1881年):英國保守黨政治家、作家和貴族,曾兩次擔任首相。他在保守黨的現代化進程之中扮演了中心角色,也是英國唯一一位猶太裔首相。
47.《名人錄》(Who’s Who):由英國最先出版的一類傳記類刊物,多收錄當代名人的個人資料,包括:出生、學歷、職業、所屬社團、政黨等。
48.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1852年—1928年):英國自由黨政治家,曾任內政大臣及財政大臣,1908年至 1916年出任英國首相。
49.奧斯汀·張伯倫(Sir Austen Chamberlain,1863年—1937年):英國政治家,他曾獲得嘉德勛章,并因推動羅加諾公約而獲得 1925年諾貝爾和平獎,曾擔任郵政總局局長、財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璽大臣、外交大臣和第一海軍大臣等。
50.林蔭路(the Mall):英國倫敦的一條馬路,從西面的白金漢宮到東面的水師提督門和特拉法加廣場。林蔭路興建于十九世紀,為專門舉行重大儀式的馬路。
51.Dahabeeyah:埃及尼羅河上淺底雙帆的大客船。
52.《序曲》(Prelude):英國詩人威廉 ·華茲華斯所作的自傳體式無韻詩。
53.貝奧武夫(Beowulf):講述了斯堪的納維亞英雄貝奧武夫的事跡。這是至今發現的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最古老的文學作品。
54.斯溫伯恩(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1837年—1909年):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后一位重要的詩人。
55.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近代英國杰出的歷史學家,《羅馬帝國衰亡史》為十八世紀歐洲啟蒙時代史學的卓越代表。
56.《現代愛情》( Modern Love):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喬治·梅瑞狄斯創作的詩集,是對婚姻中兩不相容現象的精神分析,公認的最佳詩作之一。
57.約翰·多恩(John Donne,1572年—1631年):英國詹姆斯一世時期的玄學派詩人。
58.聯合會(the Union):劍橋大學創立于 1815年的辯論協會。
59.跳舞熊:由專人從小馴養的熊,會跳舞表演,常被用來娛樂大眾,在歐洲上層社會一度十分流行。
60.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1828年—1909年):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小說家。他的詩歌多取材于現實和個人經歷,真誠地表達著自己的悲傷與快樂;他的小說如《比尤坎普的職業》《利己主義者》和《十字路口的戴安娜》,均以結構嚴密,人物形象鮮明,對話精彩獲得了評論家和讀者的一致歡迎。
61.娜拉(Nora):易卜生戲劇《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該戲劇是一部典型的社會問題劇,主要圍繞過去被寵的女主人公娜拉的覺醒展開,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結束全劇。
62.原句為法語。
63.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1807年—1882年):意大利將領、愛國者與政治家。在加里波第的廣為流傳的故事里,他與紅衫聯系在一起。這是因為他的志愿兵們將紅衫作為他們的制服。
64.達米安神父(Father Damien,1840年—1889年):天主教神父及耶穌圣母圣心會會士,因在夏威夷群島的莫洛凱島麻風病人社群推動公益活動而聞名。
65.溫徹斯特公學(Winchester College):英國第一所培養神職和公職人員的學校,開創了英國公學教育的歷史。
66.新森林地區(NewForest):地處英國南部地區,在人口聚集的西南英格蘭保留著大量的無圍欄牧場、低矮灌木叢和森林。
67.《霍夫曼的故事》( Les Contes d' Hoffmann):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的最后一部歌劇,三幕中的一首描述威尼斯美麗夜景的船歌“迷人之夜,愛情之夜”非常優美抒情,是作曲家作品中流傳最廣的一支歌曲,常常作為獨唱歌曲在音樂會上演出。
68.《你可認得約翰·皮爾?》( Do you know John Peel?):流行于十九世紀英國的一首民歌小調。
69.《喬洛克》(Jorrocks’s Jaunts and Jollities):英國十九世紀作家羅伯特·史密斯·瑟蒂斯所著作品。
70.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前 496年—前 406年):古希臘劇作家,創作古希臘悲劇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并稱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知名作品有《安提戈涅》與《俄底浦斯王》。
71.《貝姨》( La Cousine Bette):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寫于 1846年的一部小說,小說講述了一個窮苦的女孩在一個妓女的幫助下,奪取她富有的親戚的生活的故事。
72.韋德金德(Franklin Wedekind,1864年—1918年):德國作家、劇作家。
73.韋伯斯特(John Webster,1580年—1634年):英國詹姆士一世時代的劇作家,以悲劇聞名。
74.格拉斯哥(Glasgow):蘇格蘭城市。
75.拖基 (Torquay):位于英國西南部 ,屬于德文郡 ,是一個著名的海濱小鎮。
76.勞合·喬治(Lloyd George,1863年—1945年):英國自由黨政治家,在1916年至1922年間領導戰時內閣,在1926年至 1931年間擔任自由黨黨魁。本文提到的議案是關于婦女獲得選舉權的議案。
77.威爾特郡(Wiltshire):位于英國西南部。
78.讓·巴蒂斯特·格勒茲 (Jean - Baptiste Greuze,1725年—1805年 ):法國畫家,擅長作風俗畫和肖像畫。
79.奧古斯都·約翰(Augustus John):英國威爾士肖像畫家、蝕刻版畫家兼制圖師。其肖像畫有力地刻畫出當代政界和藝術界的許多杰出人物。
80.亞瑟·貝爾福(Arthur Balfour):1902年至 1905年期間的英國首相。
81.《會飲篇》( Symposium):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一篇對話式作品,在前 385年后不久寫成。這篇對話錄所描寫的是悲劇家阿伽松為了慶祝自己的劇本獲獎,邀請了幾位朋友到家中會飲、交談。參加者有修辭學家斐德羅、喜劇家阿里斯托芬、哲學家蘇格拉底等人。整篇對話主要由六篇對愛神厄洛斯的頌辭組成。
82.查理·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1819年—1875年):十九世紀英國作家、詩人。上文提到的“聽話,寶貝”出自他的詩《道別C.E.G》。
83.英石:不列顛群島使用的英制質量單位之一,亦被英聯邦國家普遍采用。1986年,不列顛群島廢除了英石作為質量單位的法定地位,但在稱量體重時,英石仍被廣泛使用。1英石等于 14磅。
84.當時英國窮人可以憑借就醫票進行免費治療。
85.約翰·斯圖亞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1873年):英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十九世紀影響很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
86.G.F.S:女孩友誼會(The Girls’Friendly Society),是成立于 1874年的慈善組織,鼓勵女孩與年輕女士通過參與一系列培訓與教育提升自信,發揮潛能。
87.當時英國流行氫氣球,通常在赫林漢姆附近進行氫氣球聚會。
88.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年—1863年):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代表小說家,與狄更斯齊名,其代表作品為《名利場》。
89.《人與超人》(Man and Superman):為蕭伯納根據歐洲流傳已久的唐璜傳說創作的哲理喜劇,描寫了青年男女泰納爾與安的愛情故事。
90.摘自《贊美詩》第 16章第 1、5、6節和《贊美詩》第 18章第 6節。
91.李爾:即李爾王,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
92.薩福(Sappho):古希臘著名的女抒情詩人,一生寫過不少情詩、婚歌、頌神詩、銘辭等。
93.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王位由愛德華七世繼承。
94.塞壬女妖(Siren):希臘神話中人首鳥身(或鳥首人身、甚至跟人魚相類)的女怪。根據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描寫,塞壬女妖們居住在西西里島附近海域的一座遍地是白骨的島嶼上,她們用自己天籟般的歌喉使過往的水手傾聽失神,導致航船觸礁沉沒。
95.伊麗莎白:指的是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1603年):于 1558年 11月 17日至 1603年 3月 24日任英國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96.德萊頓:指的是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1631年—1700年):英國著名詩人、文學批評家、翻譯家,1668年的英國桂冠詩人。
97.《尤弗伊斯》即《尤弗伊斯:才智之剖析》( Euphues: the Anatomy of Wit):一部 1578年出版的散文傳奇作品,作者為約翰·黎里。
98.德累斯頓(Dresden):位于德國的東南方,是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
99.《勇敢者的代價》( Toll for the Brave):它的歌詞是 1782年英國詩人威廉·柯珀(William Cowper)為紀念“皇家喬治”號(Royal George)的失事而創作的。
100.喬治·納撒尼爾·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59年—1925年):是第一代凱德爾斯頓的寇松侯爵,英國保守黨政治家。于 1898年至 1905年任印度總督,自 1919年至 1924年任外相,曾在決定英國的政策方面起了主要作用。
101.出自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于 1855年出版的詩集《草葉集》(Leaves of Grass)。
102.指的是位于英國西艾塞克斯郡的阿倫德爾城堡花園(ArundelGardens)。
103.溫莎公園 (Windsor GreatPark):位于英國東南部區域伯克郡溫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鎮溫莎城堡的南側,是一個占地 5000多英畝的大公園。
104.落款“你摯愛的 (affectionately)”一般用于比較親密的朋友或親人之間。
105.里菲恩霍恩(Riffelhorn):本寧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座高山,位于瑞士。
106.《愛在山谷》( Love in the Valley):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小說家喬治·梅瑞狄斯的一首詩。
107.威爾頓新月街(Wilton Crescent):位于英國倫敦貝爾格萊維亞區的一條街道。
108.斯沃尼奇(Swanage):位于英國南部多塞特郡的一個海濱城市和民政教區。
109.科夫(Corfe):位于英國西南部薩默塞特郡的一個小村莊和民政教區。
110.基督科學教會(Christian Science):美國人瑪麗·貝克·艾迪在1879年創立的教派。該教派認為物質是虛幻的,罪行、疾病和死亡都與上帝無關,真理存在于精神層面。此教義在基督教眾多教派中存在爭議。
111.金斯韋路(Kingsway):位于英國倫敦中央區域的一條主街道。
112.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的一座橋梁。
113.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早期尼德蘭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被譽為“油畫之父”。
114.喬治·腓特烈·韓德爾(George Frederick Handel,1685年—1759年):德國作曲家,與巴哈并稱為巴洛克音樂里最偉大的作曲家,被譽為“圣樂之祖”。
115.這里指的是二十世紀初期,法、德兩國爭奪摩洛哥所引起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當時英國派了一艘船到阿加迪爾港口(Agadir)。
116.多佛(Dover):位于英國東南部多佛爾港和法國加來以西的格里內角之間。多佛港的多佛白懸崖 (Dover White Cliff)面向英法海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了多次英德空中大戰。戰爭的苦難令多佛的居民擁有非常強的英國民族意識,不會輕易接受其他民族及文化。
117.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1812年—1889年),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詩人、劇作家,代表作有《戲劇抒情詩》。
118.巴斯(Bath):一座位于英國西南部的小城,被譽為全英國最典雅精致的城市。
119.指1905年前后俄國正在醞釀的革命,被當作 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先驅。
120.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位于英國倫敦的一片區域。
121.狩獵舞會 (Hunt ball):英國一項傳統的獵狐運動,期間也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射擊游戲。
122.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年—1674年):十七世紀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這首詩摘自其代表作之一《酒神之假面舞會》。
123.樸次茅斯路(the Portsmouth Road):連接倫敦和樸次茅斯的一條公路。經過發展和演變后成為現在的英國 A3公路。
124.摘自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家查爾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的《新森林歌謠》(A New Forest Ballad)。
125.摘自約翰·彌爾頓的短篇詩集《基督誕生的清晨》。
126.彭奇 (Penge):位于英國倫敦東南部的郊區,屬于倫敦布羅姆利自治區。
127.為作者杜撰的著作。
來源:南京市兒童醫院
暑假才剛剛開始,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接診了一名往丁丁里塞玻璃彈珠的“熊孩子”。
據悉,孩子今年四歲,事發當日下午穿著開襠褲在家中玩耍,因好奇將1枚2-3cm玻璃彈珠小丁丁塞入包皮。孩子當時覺得好玩,接著又塞了1顆。
不久,包皮開始出現紅腫疼痛,但仍能自主排尿。此時,家長也終于發現了異常,孩子的小丁丁有明顯的兩塊凸起。經過再三詢問,又查看了周圍的環境和玩具,才知道孩子把兩個玻璃珠塞進去了。
患兒晚上七點多被送至南京市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汪俊主治醫師立即安排了急診手術。“幸好玻璃珠并沒有進入尿道和膀胱,只是被塞進了龜頭和包皮之間,包皮水腫造成異物嵌頓,只需將水腫的包皮切開,就可以取出珠子。”
在和家屬的充分溝通后,同時行包皮環切術。手術非常成功,兩顆玻璃珠被順利取出,術后也沒有感染和腫脹。
像這樣的往下體塞東西的“熊孩子”并不是獨一個,各種泌尿系統異物、陰道異物都時有發生,且常常不容易被及時發現,延誤了治療。部分患兒即便取出了異物,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案例一 · 11歲 · 磁力珠
11歲男孩一個多月前,因好奇將12顆磁力珠從尿道塞入。12顆磁力珠在膀胱內緊緊相連,并吸附尿垢,形成一個中間帶堅硬“結石”的較大環狀異物。最終只能開放下膀胱切開取出異物。
案例二 · 10歲 · 釣魚線
10歲男孩2年前從尿道口塞入了一段長約7-8米的釣魚線。日積月累下里面充分了結石,形成一個大團塊。最終也只能開放下膀胱切開膀胱取出異物。
案例三 · 7歲 · 塑料吸盤
7歲女孩玩過家家時將一個塑料吸盤塞入下體。家長直到一年后,孩子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會陰部紅腫等癥狀才發現異物。
案例四 · 6歲 · 螺絲殼、玩具零件……
6歲女孩的陰道里取出了包括螺絲殼、玩具零件、小石子、塑料珠子等大大小小的10件異物。這些異物應是陸陸續續被塞入的,持續的時間大約1-2年。
案例五 · 4歲 · 電池
4歲的女娃,獨自玩耍時將一枚紐扣電池塞入陰道,造成出血,陰道腐蝕。如不及時取出,電池出現漏液,具有較大的化學腐蝕性,甚至影響孩子未來的生育。
類似的案例在兒童中屢見不鮮,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以下幾點,無論家有男寶還是女寶,請一定要做到!
1 天氣炎熱,盡量避免給幼齡兒童穿開襠褲。
開襠褲給兒童異物傷害埋下了很大的隱患。外生殖器長時間暴露在外,孩子會有意無意地玩弄、往里面塞東西,臟東西也很容易進入尿道口或陰道口。
2 對適齡兒童應進行正面的性教育。
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懂得保護身體,保護隱私,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3 加強監護,任何時候不要讓孩子獨處。
4 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和健康狀況。
如果發現孩子有經常抓撓外生殖器、出血、疼痛等情況,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釀成嚴重的后果。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